|
昆仑在线讯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举手投足,看似不经意,却彰显着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为引导广大市民提升文明素质,当文明人、做文明事,本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寻找身边的文明人》,邀请广大读者朋友把身边的文明人、文明事告诉我们,让文明感染更多的人。
11月3日,本报A9版刊登了七旬老人王宝珊自制爱心卡感谢帮助过他的人一事,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市民,他们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他们文明驾驶礼让行人,他们尊老爱幼,他们乐善好施,他们拾金不昧,他们关爱邻里……这些普通的市民,用文明的言行让城市变得更加和谐。
西宁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种文明行为在我们身边呈现,本报希望通过细心的您,搜寻普通市民生活中的公德亮点,让这些文明细节发扬光大。如果您身边有文明人、文明事,都可以与我们联系。同时,本报记者也将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基层,寻找普通市民遵守社会公德、讲求文明礼仪的感人事例。
本报热线电话:3999308、13997171527、13709747400、15897081303、13997095870 QQ:851745302(作者:雅宁 马小玮)-相关报道
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
西宁市城中区礼让街办事处七一路西社区居民王宝珊自制爱心卡的事情,让不少市民为之感动。城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尖木措谈了自己的看法。
尖木措说,西宁市“创城”以来,广大市民积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社区涌现出了很多文明个人,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努力,大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做文明市民,共树文明新风。(作者:燕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