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说起5年前的五四大街30号家属院,老党员杨尚钧不堪回首:“住在垃圾堆里,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院内经常能听到对骂声。”5年后,经过该家属院业主委员会和楼道党支部一群执着老人的努力,一个粉刷一新、干净整洁、处处彰显和谐邻里关系的新五四大街30号家属院呈现在记者眼前。
80岁老汉带头淘化粪池
五四大街30号家属院为原省一建家属院,自省一建破产后,该家属院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2005年王保同和几位老党员张罗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作为业主委员会的主任,王保同用尽全力来建设这个“大家”。没有办公地点,就搬到自己家;没有活动经费,就自己垫付;遇到不配合工作的,就一次两次地上门劝说;收不上疏通化粪池的费用,就自己带头拿铁锹淘……“前不久,家属院的垃圾桶因年久失修影响了家属院的整洁,王主任就和老党员张金坤悄悄进行了粉刷,你瞧,现在我们的垃圾箱焕然一新。”杨尚钧告诉记者,只要为家属院,王保同就永远不知道累。
70岁老党员悉心照料老伴
70岁的老党员周昌盛,几年前老伴因病瘫痪。周昌盛没有麻烦下岗的子女,将老伴的生活起居全部承担起来。“每天准能按时见他推着老伴出来晒太阳,多少年都没有间断过。”杨尚钧说,周昌盛对老伴的照料感动了家属院的每一个人,由于生病他老伴脾气不好,总是对他大喊大叫,但周昌盛从来不红脸,总是笑呵呵地把老伴照料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除了照顾老伴,作为楼道党支部成员,一有时间他就会忙活居民的事。”杨尚钧说。
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起初,王保同、杨尚钧、张金坤、周昌盛等这群老人,被居民们说成是“爱管闲事”。现在,居民们都对这群老人竖起了大拇指,说他们管得好。杨尚钧说,外部环境好了,居民的素质也提高了,大家把互帮互助当成时尚,邻里关系相当融洽。杨尚钧告诉记者,一次,他从楼道出来,见居民赵文清盯着楼递上的踏步看来看去。原来,由于时间久,楼梯上的踏步被磨损了一部分,经常会绊倒一些老人。不久,赵文清就在附近工地上找到一些水泥,将踏步全部砌平了。“如今我们家属院,可以说时时有好人好事、处处有和谐。”杨尚钧为自己的家园感到非常自豪。 (作者:盛楠 马杰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