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实习记者 朱虹)5月29日,本报报道了一篇《女子轻信网友被骗财骗色》讲述了骗子借走叶女士15万元以假古董花瓶抵押的新闻,短短几天时间,叶女士又因为假古董再遭骗局。
近日,她通过网络看到北京一家拍卖公司作宣传,请著名鉴宝专家免费鉴宝,对鉴定结果有质疑的叶女士想再次确认古董花瓶的真假,就与拍卖公司取得联系并将古董花瓶拍了照片发给拍卖公司的负责人。电话那头的负责人称她这件藏品是真品,请她去北京拍卖公司当面鉴定还可以顺带帮她拍卖。
叶女士前往北京的拍卖公司,工作人员坚称花瓶是价值连城的真品但是要进一步确认需求叶女士等待1个月时间,并且要求叶女士交纳5000元保管费,生活费不多的叶女士只好把花瓶留在拍卖公司自己回西宁等消息,等了将近1个月,拍卖公司打来电话要求叶女士再次汇款2万元获得鉴定证书,心急的叶女士再次前往北京,发现拍卖公司所在的民宅已经人去楼空,拍卖公司负责人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北京警方告知叶女士,这种把赝品说成真品,把不值钱的东西说成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以收取高额的鉴定费在藏家交了鉴定费,拍卖公司却人去楼空是骗子常用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