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某家属院一个单元门口的自来水管道破裂,自来水流了快一年,地面开始下陷,该家属院居民致电晚报百姓热线反映,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维修破损管道,再不要让自来水白白流走了。(《西宁晚报》3月24日A13版)
据报道,上述家属院属于老旧楼院,2010年开始由社区代管卫生。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去年8月份,社区协调区建设局为家属院硬化了路面。在维修路面过程中,发现该楼院管道老化现象严重,多处出现渗水,贴近地面甚至还能听见地下哗哗的流水声。截至目前,该院自来水流失达10000多吨。耐人寻味的是,去年8月份发现的问题,直到今年3月19日居民致电媒体反映情况,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才建议“先施工抢修管道,再解决后续问题”。
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看着白白流失的自来水,感到很可惜,干着急。那么,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自来水流失难道真是一个“无足轻重”到没有部门管理、难以解决的边缘化问题吗?
固然,上述自来水流失现象存在“自来水管网归属问题不明确,没有地下管网布线图”等问题,但是,有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怎么能让这些问题成为“不作为”的理由,让群众为此“干着急”长达半年之久呢?难道说,就没有一个部门对10000多吨自来水的流失负管理责任吗?
有资料显示,我省虽然有“中华水塔”之称,但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我市能有今日的供水状况,是政府部门投巨资、建水库、修管道,大老远引来甘泉造福于民的结果。为此,是不是应该有某个部门,以精细化管理理念,认真及时地协调、处理自来水白白流失这样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