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实习记者 江亚琴)“每个月都能收到电费信息提醒,有时候还催缴电费,可我明明没有订阅相关业务。”近日,市民周女士很苦恼,原来她新申请的手机号码以前被别人绑定了电费提醒业务,手机号注销了,可是该业务却没“松绑”。记者调查了解到,更换手机或手机号码带来的隐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
据周女士介绍,去年11月,她换了一个联通的手机号码,自从换号后,她每个月都会收到来自95598的电费信息提醒,内容包括电费实时余额、上月结余等,如果快欠费了,还会进行催缴。“每个月不定时地发送电费信息,乍一看以为是自己家的,但一看户名却是别人的,这事太奇怪了,”周女士说道。
市民小李也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前两天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向我借钱,很久没联系一开口就借钱,太意外了,”小李说。后来,小李辗转联系到了该朋友,才知道原来不久前,朋友停用了以前的手机号码,却忘了解除微信绑定。
记者将周女士的情况反映给国家电网95598热线,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之前订阅了电费信息提醒,更换号码了,该业务不会自动退订,需拨打客服热线进行人工退订。
记者就换号事宜咨询了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手机号码欠费3-6个月自动销号或者业主申请销号后,过一段时间号码就会进行二次放户,虽然户主名更换了,但原有绑定不会随之消除,建议市民及时申请解除绑定服务,确保账户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