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资助超超和杨金玲,我能去他们家看看吗?”就在体彩完成了兴海路街道办事处尕寺巷社区7户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后,记者的电话一直就没有停过。在玉树工作的杨女士打来电话,希望自己能看看超超和杨金玲,打算长期资助超超和杨金玲。 本报“进社区分民忧办实事”活动开始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本报第九站活动刚刚公布就被青海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全部认领,此外,还收到了爱心人士邮寄的童话书和彩笔等物品。 3月13日,记者在报社见到了来自玉树的杨女士,她带着自己6岁的小女儿,手里拎着两个布偶和几本童话书。“我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看超超和杨金玲的家庭。”在尕寺巷社区主任冯桂萍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超超租住的房子门前,“超超上学去了,超超的奶奶因为生病被人接走了,现在只有超超一个人生活。”杨女士在超超租住的房子前站了许久,“我们再去杨金玲家吧。”杨女士一路上问冯桂萍有关超超的家庭情况。 在一间出租的民房里,我们见到了杨金玲的母亲,“孩子上学去了,杨金玲也出去了。”杨女士看着这间光线昏暗,散发着霉味的屋子,问了一些杨金玲孩子的情况。当她知道杨金玲智力有些残疾,而杨金玲的孩子还在上小学,除了低保金,杨金玲时常还捡一些废品赚点生活费的情况后,她的眼睛有些湿润。“你把卡号给我吧,我每个月给你打点钱过来。”杨女士要上了杨金玲的低保卡号,并且叮嘱杨金玲的母亲照顾好杨金玲和孩子,临走,她把带来的玩具放在了杨金玲家的沙发上。 在李海英家里,杨女士把童话书放在了李海英儿子的桌子上,看着孩子低头抄写书本上的文字,杨女士拉着小女儿,说:“快叫哥哥。”李海英的孩子不爱说话,看着屋里的陌生人更沉默了。 “我真心想帮助他们。”杨女士说,她也是普通的职工,虽然收入一般,但是她一直想资助几户困难的家庭,“玉树发生地震后,全国人民都把爱汇聚到玉树,现在我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们这个活动特别好,当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两个家庭的情况后,我就想看看他们,除了在资金方面,我也想在生活方面照顾他们。”杨女士说,等她回到玉树,也会让身边的亲戚朋友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来。(作者:李月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