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2012年3月5日曾以题为《这段烂路咋成了三不管地带》,报道了湟水河西侧六一桥至洪水桥路段(现为碧水路)路况差,路灯不亮,车辆、行人出行极不方便,希望在热线关注下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一事。当时记者先后从城中区建设局规划建设管理科、南川西路办事处城管科及东台小区成兴物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段路是当时东台小区的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小区自备道路,开发商售完房后就走了,这段路相应的市政管理及路边绿化等基础设施都没有移交相关部门;物业公司也只负责东台小区的保安、保洁等一些事务,并未将这条路纳入日常管理中,物业也曾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一情况,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近日,家住碧水路附近的居民又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反映碧水路的路况依然没有改观,两侧的路灯还是没有亮起来,居民早晚出行依旧要摸黑,还得小心路面上的坑洼处。居民询问热线记者,这条路到底要烂到什么时候?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经过这条路,路面坑洼不平,路上的井盖破损了也不见人来补。2012年晚报报道此事后,附近的居民一直都盼望着有一天能开始重新修建这条路,但总是不见动静。2013年初,他就此事询问过建设部门,答复是已经上报上级相关部门,等批复后就可以全面重建。“这都到了2014年了,路面还是老样子,道路重修到底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就此,记者联系到了城中区建设局的工作人员。据介绍,碧水路是开发商的自建道路,因给建设部门没有任何的移交手续,至今都没有纳入市政道路。得知附近居民因为路况差、没有路灯造成出行难的情况后,他们非常重视,一直在关注,2013年年初时,建设局就向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部门申报了整修路面的项目,但是至今还没有得到批复,他们正在进一步争取,多渠道申报,等批复后资金到位,就会对碧水路整体进行全面整修,给居民一个整洁、安全的出行环境。
记者 晓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