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你也能搞定孩子的细菌性痢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7 15: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在西宁 于 2013-12-27 16:51 编辑


       搅沫沫.jpg


  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僻”、“滞下”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及内伤饮食,湿热邪毒积滞肠道与肠内正气相搏,肠道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肠失传导而致,继可邪入心包扰神明及风火相煽引动肝风。因此,宜对症治疗。

       痢疾也是儿童的常见传染病,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很多孩子都躲不过它。家长在孩子的护理上一定要多做准备,尤其是在孩子的饮食上千万不能马虎。我们知道,儿童的很多传染病都跟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到了夏天,由于气温高,病菌繁殖快,各种食物、水、饮品、物品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污染,再加上孩子肠道抵抗力弱,自我保健意识又差,吃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更容易患病。此外,受凉受热,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都会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乱,患肠道疾病。

      细菌性痢疾.jpg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菌痢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丹溪心法?痢》中有“是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又说“痢赤属血,白属气,有身热,后重,腹痛,下血”。

  菌痢病位虽然在肠,但肠与胃密切相连,如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痢伤正,胃虚气逆,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如痢疾迁延,正虚邪恋,则成久痢或时愈时发的休息痢;痢久不愈反复发作,不但损伤脾胃,而且影响及肾,导致脾肾亏虚,而致痢下不止。

  腹泻的孩子,大便次数多,应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可少量多次口服糖盐水,以免孩子脱水。

  与此同时,还应为患有肠道疾病的儿童合理安排饮食,可以让孩子食用米汤或去油肉汤、去脂的牛奶及酸奶、稀饭、软面汤等。待孩子腹泻稍缓解后,可适时给孩子加低渣、少油、少糖、不产气的食物,如大米粥、蛋花汤、面片、碎瘦肉、果汁等。患肠道疾病的孩子忌食刺激性食物、发酵和胀气的食物,并要做到少食多餐。

  在外界环境中对热、干燥、日光照射抵抗力较弱,而对寒冷、潮湿耐受较强,一般消毒剂能将其杀灭。

  中成药的效果不错,比如香连丸,每天给孩子口服3次,每次3克;或者抗炎灵片,每天4次,每次3片口服。另外,在我国民间有不少验方治疗菌痢的效果也很好,比如:取黄柏、白芍各10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天l剂;或者取鲜马齿苋30克,或鲜凤尾草30克,水煎服。

  中医认为痢疾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及脾胃与肠形成。治疗的时候宜对症,否则便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菌痢分急性、中毒性和慢性,而慢性又分脾虚型和脾肾两虚型,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治疗之前,首先应搞清楚孩子是属于哪种症状。

  急性菌痢,常见症状为下痢赤白粘冻,腹痛,脓血粪、量少但次数多,可伴发热。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兼以理气行血。

  可取樱桃100~150克,将樱桃去核,压取原汁。每天1剂,1次服完,连服5~7天;或者用柿饼若干只,红糖或白糖适量,将柿饼置炭火上煅烧存性,研成细末,红痢用等量白糖,白痢用等量红糖,调匀,装瓶备用。1~2岁每次15克,3~5岁者每次20克,6岁以上的孩子每次30克,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连服5~7天。

  中毒性菌痢,主要症状为发病急骤、突发高热、寒战,或下腥臭脓血便,恶心呕吐。治宜清肠解毒,泄热开窍,扶正固脱,熄风潜阳。

  家长可用银花10克,白头翁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先煎前2药,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调入红糖,每日服2次;或者,取薏米、莲子各15克,冰糖适量,把薏米和莲子煮成粥,给孩子吃的时候再加适量的冰糖即可。

   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可分脾虚型和脾肾两虚型。

  脾虚型的主要症状是下痢日久,面色萎黄、消瘦,下痢时便中夹黏液而少脓血,或有脱肛。治宜健脾和胃去湿。

  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合香连丸,取党参、乌梅、白术、云苓各10克,甘草、木香、砂仁、黄连各5克,煨葛根、马齿苋各12克,枳实6 克。

  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加煨葛根、黄连、枳实、马齿苋、乌梅清热去湿,涩肠止痢。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赤石脂15克。

  脾肾两虚主要症状为下痢清稀、腹痛,常见痢下白色粘冻,怕冷,四肢不温。

  可用真人养脏汤,取党参、诃子、白芍各10克,白术8克,干姜3克,甘草、木香、豆蔻、炙甘草各5克,当归6克,肉桂、五味子各3克。

  真人养脏汤补虚温中,涩肠固脱,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配合人参、白术、炙甘姜、草组成的理中汤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则效果尤佳。


   另外,家长也可以取一段山药切成块,放到粉碎机里再放一些水,打碎后倒入锅中,一边烧一边搅拌,烧开了就可以了,每天下午的时候给孩子喝1小碗,也可以帮助孩子健脾胃,滋养身体。如1周后仍没完全控制症状或转为慢性菌痢,家长可用清艾条一根,每天熏孩子的肚脐,病情轻的话,1天1次,重的1天2~3次,1次15~20分钟,坚持几天孩子的腹痛、腹泻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答疑录…………………………………

      问: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初期不能滥用止泻药?

      答: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治疗的原则是应用抗菌药,不能滥用止泻药,当细菌未被杀灭或抑制时不能服用止泻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毒素大量被肠道吸收,引起腹胀、肠麻痹,只能使病情恶化,故痢疾初起不能乱用止泻药。

      问:我的孩子不到1岁,从9月1号那天,拉了6次,不是很稀就是黏糊糊的,颜色是绿的。所以现在吃希刻劳和妈咪爱、思密达。昨天拉了2次,今天到现在又拉了5次了,金黄色的、黏乎乎的、有血丝,最后拉点沫沫。请问她这是不是细菌性痢疾,吃什么药疗效比较好?

  答:大肠杆菌十分活跃,1岁不到的孩子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所以特别容易拉肚子,家长十分着急,下面介绍的这种推拿方法简单易学,特别有效。

  孩子拉肚子的情况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以下三种。

  寒湿泻:孩子的大便不臭,清泡子多。

  热泻:肚子痛,大便臭而黄,像暴雨一样啪的下来。

  伤食泻:大便酸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打嗖嗝。

  这几种腹泻的手法大体相似,略有区别。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然后家长一步步地来。

  第一步:运内八卦穴。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手掌心为圆心,中指根下三分之二为半径揉。不讲方向。

  第二步:摩腹。也就是五指并拢用指面顺时针方向按摩肚子。

  第三步:揉脐。食指叠加在中指上,无论顺时针、逆时针揉肚脐。

  第四步:揉中脘穴。肚脐以上孩子的4个横指处就是中脘穴,用食、中、无名指三指的指面揉,不论方向。

  第五步:揉七节骨。龟尾穴在尾脊骨端,龟尾穴前面腰椎以下就是七节骨。根据病情的不同,在这里的推拿方法也不同。七节骨的功能是调节大小便神经,向上推七节骨,有止泻的作用,向下推七节骨,有排泄的作用。当孩子是寒湿泻,妈妈用双手拇指向上推或是食、中指并拢向上推;当孩子是热泻时,第一天,向下推七节骨,有助于排出残留的腐蚀的东西,第二天向上推七节骨;当孩子是伤食泻时,第一天向下推七节骨,第二天再向上推七节骨。

  第六步:揉龟尾穴。用食指搭在中指上用指腹不论方向揉。

  给孩子按摩的时候,妈妈应该用力适中,轻快柔和,按到每个穴位潮热、发红就行了,每个穴位按2~3分钟,一刻钟就能搞定,1天给孩子按1次,1天拉十几次这样比较重的情况可以按2次,只要手法得当,顶多5次就能彻底治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