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老爷山
7月24日,与家人一起重上老爷山。晴,天大热,天气预报气温30度。
记得前一次登山是在财校上学时与同学们一起爬的,大概是81或82年吧,当时还未搞什么旅游开发,大家从小路穿树林走林间小路上山的,记得当时老爷山林木茂密,郁郁葱葱,到了山顶大家除用餐外,还拍了一些照片,可惜现在这些照片已经和逝去青春时光一样无处寻找了。
现在是个景区都4A。(那天相机镜头盖摔坏了,照出来的照片老有一块黑影,不过现在已经好了)
一、上山
开发后的老爷山,要从北面正门上山,爬的主要就是前山这一段,石梯较陡,大约有60——70度的样子,开发的不好,中间休息的地方不多,卫生较差,路两边垃圾较多。
上山的石梯,坡度较陡,爬起来还是蛮累的,看着好像爬到山头就到终点了,其实后面的路还远着那。
越往上爬腿越发沉重,到最后简直是走一段歇一会,汗水顺脸直往下淌;还没到山顶肚子咕咕叫唤了,坐在石阶上休息了一会,一根黄瓜和一块牛肉下肚,感觉顿时好了许多。
老爷山过去是个佛道并存的地方,有寺庙,也有道观之类的,有的地方还在修。
景区画廊,已经有些年份了,主要是展示大通花儿,刻了很多当地花儿词牌。
观景台
大通县城区,空气污染,前山明显能闻到怪味,能见度不是很好
对面的娘娘山
附近工厂的废气对县城的空气和前山上的树木生长影响不小,有些松树已经死了,树枝上落满了飘来的灰尘,山坡上只有较低矮的灌木。
两块石头像什么——是不是有点像蟾蜍和乌龟?
二、下山
过了老爷山最高点的标志——电视发射塔之后,就开始下山了,山背面的松树长得比前山好了许多。
正在人困马乏之时,远远的有音乐声传来,原来下山的公路旁有一茶园,入园坐定后点了吃的,加上自带食品,一顿大快朵颐之后,吹着徐徐的山风,躺在躺椅上休息,别提感觉有多舒爽。
茶园里聚精会神的打牌的游客
远道骑行而来的大学生
起身下山的游客
路旁的树上结满了果实
顺着下山的路,穿过了一片大头菜地。路旁基本上种的都是油菜和大头菜
山间的油菜花地,顺小道从其间穿过,闻着油菜花香,听着蜜蜂的嗡嗡声,别有一番感觉。
好一片田园风光。
出口处的售票小屋
下山公路旁休息的游客
下山时一边顺着盘山公路缓步而下,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比起上山时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来,真是别样的滋味。
不过——爬山么,不就是图个累吗
路边的小花
终于快回到出发的地方了。
480多米的老爷山,上下也用了三四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