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一些身穿校服的孩子三五成群,出入饭店、歌厅,很多人不禁要问,孩子们的零用钱究竟从哪儿来,又花到哪儿去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近年来,人情消费在青少年消费中逐步兴起,同学聚会、生日送礼等已成常态,而且行情也在逐年看涨。 前不久,上小学五年级的奇奇回家向父母要100元钱,说是要给同学买生日礼物。奇奇的爸爸就给了他100元钱,并要求他参加完同学的生日聚会后,把当天的情况讲一讲。当晚奇奇回家后告诉爸爸,参加当天生日聚会的同学共有5人,他们首先去一家西餐厅吃了比萨,总共花费二百多元,之后,他们又去了公园,在游乐场玩,又花了二三百元,这些钱全部都是过生日的同学用压岁钱支付。而参加聚会的4名同学则每人送给这名同学一份生日礼物,每份礼物的价值都在百元左右。
奇奇的爸爸感慨道,以前,同学过生日,一支笔、一本书就是很好的生日礼物,而现在的孩子真是“大手笔”,一个生日就花费千元左右,一份生日礼物动辄就是上百元。
记者走访了省城部分中小学生后了解到,同学聚会和同学生日,已经成为很多学生最重要的“社交活动”,而在送同学生日礼物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学生会根据对方的喜好购物,他们认为这样会表示自己更加看重与对方的友谊,能够投其所好。
那么,孩子的零用钱究竟从哪里来呢?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在众多零花钱的来源中,父母给的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压岁钱,这两项成为了青少年零花钱的首要来源。采访中很多家长表示,他们都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以备孩子的不时之需,而且很多家长不再“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尤其是一些高年级的孩子,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实际消费情况并不完全了解。对于孩子花自己的零花钱过生日、办聚会等,一些家长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无价的,人情消费是对未来人脉的一种投资,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况且,礼尚往来也是正常现象。但对于孩子过分铺张大办聚会的现象,多数家长表示反对,认为应该引导孩子理性消费,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作者:袁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