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本报以《女孩一“宅”四年 窗帘从不拉开》为题报道了“西宁宅女”文文4年不愿出门的消息后,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纷纷向她伸出关爱之手,以帮助她早日走出阴影。
3名心理师为她“会诊”
1月12日,青海夏都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西宁市红十字会心理救助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和青海民族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以及学生在得知文文的处境后,相约来到文文的家里,对她进行心理“会诊”。在文文的家里,心理咨询师们与她亲切交谈。
“有你喜欢的明星吗?”
“有,我喜欢周杰伦。”
“如果你见到了周杰伦,是不是希望他注意到你?那你从今天起,就得打扮得漂亮点儿……”
心理咨询师们一边为文文梳头,一边引导她。
得知文文4年没有买过新衣服,西宁市红十字会心理救助中心的拉毛措专门为她送去新棉衣和新鞋。看着新衣和新鞋,文文开心地笑了,但她不好意思立即换上。
热心教师将为她补课
西宁市城西区某中学教高二的李老师拨通记者的电话:“听说文文几年都没买过新衣服了,我想给她买件衣服,还想到家里去看一下她。”
1月13日中午,得知已有人为文文买了新衣的情况后,李老师便给她买了一套漂亮的内衣,并送到了家中。“你想上学吗?”面对李老师的问话,文文点了点头。“我抽空来给你补课,你想学吗?”文文又点头回答:“嗯,不学不行呀。”看到文文对学习很感兴趣,李老师也特别高兴。
李老师说,文文的梦想是将来当一名护士或漫画家,但她初二就辍学了。要帮她实现愿望,首先得帮她把落下的课补上。李老师表示,以后她除了抽空为文文补课之外,还将发动班上的学生一起帮助文文。
未拉开的窗帘拉开了
随着聊天的深入,文文逐渐放松了警惕。当心理咨询师们提出要到她的卧室看看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在文文的卧室,青海夏都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副会长丛培琳一边为她整理房间,一边继续与她谈心。“屋内光线太暗了,把窗帘拉开吧?”心理咨询师试探着问道。文文稍稍犹豫后,点了点头。当丛培琳拉开布满灰尘的窗帘时,房间里一下明亮了许多,文文微笑着向窗外看了一眼,眼神里流露出惊喜和惊讶。
“文文现在的变化可大了!那天,我说要到楼下去拿袋馄饨,她当时竟说,她帮我下楼去拿……”文文的爷爷高兴地说。他说,自从大家到家里看望和关爱文文以来,文文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多次到外面去买菜,还专门修剪了头发。最令他高兴的是,文文还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在我们临走时,文文与丛培琳等女士一一拥抱,并依依不舍地与我们挥手告别。
“宅女”急需正能量
心理咨询师们经过对文文心理“会诊”后认为,文文的多项能量指数均为负能量,急需要输入正能量。
丛培琳说,按照人的能量层级划分,人的最高能量为700—1000,骄傲和愤怒时能量为-150至-175。当全身充满正能量时,人就会表现出乐观、积极向上,充满热情、希望,当负能量多于正能量时,就会出现自卑、焦虑、嫉妒、封闭、抱怨、无助,甚至是发怒和仇恨。从文文目前的情况看,她的各项能量均呈负数,内心隐藏悲伤、自卑、恐惧和内疚,这与她从小缺少父爱和母爱,后来又失去了奶奶,以及与同龄孩子在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差距有关,这些都在吞噬她的正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文文就特别需要别人的关爱和温暖,通过向她传递正能量,使她学会自我驱散内心的阴影,学会感知自己的价值,并找到前进的力量和生活的自信。
针对文文的情况,本报记者和众爱心人士在决定长期帮助她的同时,还计划春节前再到文文家去一趟,帮她换掉旧脏的窗帘、床单和沙发垫,并同她一起打扫卫生,以感受劳动带来的成果。
《女孩一“宅”四年 窗帘从不拉开》一文追踪
◆本报记者 龙腾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