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岁的徐良均老人,不慎摔倒受伤后,得到了4位陌生人的帮助。她在治病期间念念不忘4位好人,走下病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和感谢恩人。
尽管已经过去了8个月,可徐良均老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感人的一幕:那天,她受伤后被几位好心人送回家里。
今年81岁的徐良均,家住西宁市北大街22号院,女儿长期不在身边。今年3月的一天,她去石坡街一家粮油店买粮油,突然脚下一滑摔倒在地,疼得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后在医院诊治才知道是股骨受挫造成骨裂)。一名路过的女子见她摔倒后,立即跑过来扶她。接着拦下一辆出租车,在另外两名老人的协助下,将她背到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得知她受伤的情况,问明具体住址后,载着她和另外两名帮忙的老人直奔北大街。到达徐良均所住的小区后,3人一起把她抬到5楼的家中。
由于伤势较重,徐良均随即被人送往医院治疗。“帮助我的那些人是谁,他们现在在哪里?我连一句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他们就走了……”在医院治病期间,徐良均一直思念着几位恩人,并多次让亲人帮忙寻找。但因自己无法行走,几位恩人又无从寻起,所以她迟迟未能实现愿望。向恩人道声谢,成了她八个多月来最大的心愿。
十几天前,走下病床的徐良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谢恩。她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到路边,拦了一辆摩托车赶到报社,准备通过报纸寻找恩人。她说:“人应该知恩图报,否则就会让好人心寒!我现在寻找他们,只想亲口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本报记者 龙腾飞
人生因感恩而美丽,世界因感恩而精彩。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但近年来出现的少数好心助人却被反咬一口的事件,令很多人在遇到这类事件时,陷于伸不伸手的纠结中。徐良均老人的言行,释放的是一种难得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美好,令人感动。
——公众评论员:西宁市第五中学教师苑东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