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俗话说,少来夫妻老来伴。然而,为了照顾孙辈,一些老人却只能两地分居,你去照看儿子的孩子,他去照看女儿的娃娃,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老夫老妻天各一方
11月12日,我们在省城玉井巷小学门口见到吴老太时,老人双眼通红。她说,老伴上午刚从甘肃老家打来电话,说在女儿那边生活得很不习惯,两代人存在很大的隔阂。与家里人之间过得不愉快,要不是有外孙女在,一天也不想在那里生活。
年过花甲的吴老太,年轻时跟着丈夫从甘肃来到青海。好不容易将儿子和女儿拉扯大后成了家,老两口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孙子和外孙女相继到了上学的年龄,两位老人又开始忙碌了。本能享受晚年清闲的他们,锁上家门,各奔东西。吴老太在青海照看孙子,她的老伴去甘肃照看外孙女。
“以前,两个人还能说说话,现在孩子们忙,连个和我说话的人都没有。还好,每天接孩子,也认识了一些老人,大家聊聊天,但还是很想老伴。他身体不好,每天要坐好几站路的公交车去接外孙女……”吴老太说。
随着铃声响起,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了校门,吴老太看到孙子蹦蹦跳跳地走出校门后一脸笑容。
生活方式带来代沟
老夫老妻天各一方,除了精神上带来的痛苦以外,不同的生活方式、教育观念等实际,也成为让老人头疼的问题。
周老汉是一名中医,离开工作岗位后他开了一家小店。为了照看孙女,他关了店铺,从州县来到西宁帮着儿子照看孩子,老伴在老家侍奉年迈的双亲。可是,让老人苦恼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同,给两代人带来了很大的代沟。
晚上,周老汉想早点休息,但儿子和儿媳不是与朋友有饭局,就是在网上购物,到了很晚才休息。早晨,两口子又是呼呼大睡,照顾孩子的责任全在老人身上。同时,在教育孩子时,两代人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一家人为了这件事情常常闹得不欢而散。
担负起沉重的家务
连日来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些老来不能相伴的老夫老妻,除了每天接送孙辈以外,还担负起了沉重的家务。
13日早晨,当我们见到赵老太时,她提着刚买的菜走在回家的路上。为了让自己轻松一点,老人干脆做了两个大布袋,把两个袋子绑到一起,像褡裢一样。老人说,每天6点30分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开始给孙女做早饭。7点多孩子起床后,老人已经倒好了刷牙水和洗脸水。8点多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她又急忙去早市买菜。把两大包蔬菜买回家后,老人顾不上休息,匆忙准备午饭。等一切收拾好后,又跑到学校去接孩子。晚上,老人还时常要给孙女洗脚,洗袜子,等孩子做完作业睡觉时,已经到了夜里10点多了。年迈的赵老太身体不好,但为了照顾孙女,她每天咬着牙坚持承担繁重的家务。“只要孙女身体健康,好好学习,我苦一点累一点没啥。”赵老太说。 (作者:祁万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