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 记者 葛文荣 通讯员 宋洁 ) 11月6日,由省文化馆和湟中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喜迎党的十八大·首届河湟曲艺大赛”在湟中县文化广场圆满落下帷幕。
以“悠悠河湟·曲韵流长”为主题,全面呈现湟中曲艺独特艺术风采和文化魅力的首届河湟曲艺大赛历时20多天,从10月中旬在湟中县15个乡镇分4个片区进行预赛,3000余名曲艺爱好者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感恩党的好政策、反映农村新生活、唱响农村新变化、传承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各曲艺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的风采,在农闲时节以丰盛的曲艺大餐喜迎党的十八大。最终有16支参赛曲艺队经专家组的评定晋级决赛,在6日的广场展演中,《十唱感谢***》、《春景》、《孝敬父母》等曲目不时博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拦隆口镇图巴营村和土门关乡红岭村曲艺队获得一等奖。
大赛后我省著名曲艺研究者及传承人还对河湟曲艺研讨指导。
此次大赛,不仅为7.8万余名群众奉献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极大鼓舞了曲艺爱好者唱响农村好政策、勇当乡村文化带头人的信心。
看到湟中文化曲艺事业的蓬勃发展,省文化馆颜宗成馆长激动地说:“湟中县不仅是人口大县而且是文化大县,河湟曲艺在湟中拥有最广泛群众基础,演出队伍庞大,曲艺传承并不断创新,作为全省曲艺研究基地必将推动河湟曲艺发展。”
近年来,湟中县委、县政府依托本地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加快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发展大县迈进”为目标,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围绕灯韵、曲韵、歌韵、鼓韵、武韵、墨韵、舞韵、学韵“湟中八韵”文化活动,仅曲艺演唱队就有271支,每年为群众展演近6000场次,夯实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