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盛楠)虽然中秋、国庆长假已过,但不少市民家中都剩余了大量月饼。曾经象征团圆的美食,如今却成了许多人的“甜蜜负担”,甚至有人为了消灭剩余月饼而吃进了医院。对此,有市民建议,可将月饼稍作加工,做粥做菜,让其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市民冯先生这两天望着家中的几盒月饼直发愁,他说,假期一家人忙着出去玩,家里的5盒月饼才开始吃,眼看保质期一天天接近,这让他很发愁。市民刘女士也面临同样的“甜蜜负担”。“我们全家人都不爱吃甜食,父亲还患有糖尿病,对月饼更是躲之不及。”刘女士说,月饼被赋予团圆的美好寓意,大多身价不菲,动辄几十元甚至几百元,即使不爱吃,却真舍不得丢弃。
被月饼困扰的不只冯先生和刘女士,为了不浪费,有市民干脆把月饼当早餐,不料竟吃进了医院。今年56岁的市民张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张女士爱吃甜食,中秋节过后,她不仅消灭了自家月饼,听说儿子家中有闲置的月饼后也要过来,每天当早餐吃。“连着吃了4天之后,开始感觉腹胀,吃什么都没胃口。”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这是吃月饼吃出来的毛病。原来,月饼属于高油、高糖、高淀粉的“三高”食品,吃多了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不过最让市民马女士郁闷的是,家中的月饼还没吃完,手上的月饼券已经过期了。在经过“艰苦拼搏”之后,马女士一家终于把家中的两盒月饼消灭了,准备去兑换月饼券的月饼。怎料,马女士一拿出月饼券就傻眼了,原来三张月饼券的提货日期均截止到9月30日,马女士只有吃了哑巴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