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信息飞毛腿 于 2012-9-7 10:05 编辑
儿子、儿媳和老伴儿先后去世,只留下他和年少的孙女相依为命。一年来,为了将儿子的房产转到孙女的名下,他费尽周折,却遇到重重困难,无奈之下向本报寻求帮助。
“我今年已经85岁了,说“走”就“走”了,可孙女才13岁,以后的路还很长。”8月31日,家住西宁市城东区康乐新村的陈大爷来到西海都市报社,向记者讲述了困扰他的窝心事,“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把儿子的房产转到孙女的名下!”
亲人相继去世 老翁独养孙女
陈大爷介绍,他以前在水电四局上班,膝下曾有两子。上世纪80年代,长子大宝娶妻成家,并于1999年添一女儿。次子因事长年在外,很少联系。
2001年,就在大宝一家其乐融融时,年仅40岁的大宝在小区门口摔倒死亡。三年后,大宝的妻子杜某也因摔倒死亡,孙女乐乐的抚养任务就落在陈大爷和老伴儿身上。屋漏偏逢连夜雨。三年后,陈大爷的老伴儿也撒手而去,只留下他和乐乐相依为命。
数年来,陈大爷为了抚养乐乐,吃尽了苦。特别是在眼睛和耳朵不好使的情况下,既要料理家务,又要供乐乐上学,比同龄人累许多。除了体力上力不从心外,更让陈大爷焦虑的是,因自己年事已高和身体不好,随时有去世的可能,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年少的乐乐咋办,谁来照料她?这些问题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为孙女过户房产 遇到重重困难
大宝生前有一套小户型住房,但去世后房产权一直没有更改。为了在有生之年为乐乐解决一些后顾之忧,陈大爷从去年秋天开始,准备把儿子的房产转到乐乐的名下,由此踏上了一条艰难的“过户路”。
陈大爷说,去年秋天,他在好心人的介绍下,首先找到了西宁市房产交易所。房产交易所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告诉他,这种情况要办理过户手续,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开具相关证明,还需要其他房产继承人到现场办理公证手续。一年来,为了办理过户手续,他往房产交易所至少跑了10趟,还曾委托人3次到儿媳的娘家甘肃省找人开相关证明,花费超过三千元。
陈大爷说,让他窝心的是,当年儿子和儿媳虽然领了结婚证,但由于时间过久已经找不到了,为了证明两人的夫妻关系,他跑了多个部门,结果没有查到相关信息。而这一切都成了影响他办理过户手续的原因。
房产部门解释 手续不全无法办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陈大爷历时一年还办不了过户手续?8月31日,记者陪同陈大爷首先来到了西宁市房产交易所。
房产交易所一名韩姓工作人员一见到陈大爷就认了出来,从交谈中可以看出两人是“老交情”了。在问及过户难的原因时,这名工作人员介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房产所有者大宝去世后,他的父母、妻子杜某和女儿乐乐都是房产继承人,但随后由于在房产权没有更改的情况下,大宝的妻子和母亲又相继去世,致使继承人发生变化。其中大宝的弟弟作为母亲的继承人,成为房产新增继承人;大宝与妻子杜某如属合法夫妻关系,杜某的父母也是房产的继承人。在这些关系无法证明和所有房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之前,房产是无法过户到乐乐名下的。
房产交易所的韩先生对陈大爷提供的资料仔细查看后说:“我之前专门给他写了一张纸条,把要提供的资料内容全写在上面,可结果他给弄丢了。他现在需要提供的资料有三方面,一是房产所有者的夫妻关系证明,二是生前所在单位的证明,三是需要其他房产继承人的放弃产权证明。从已有的资料上看,杜某的父母比她先去世,不存在房产继承问题。”
记者全程帮办 取证难成绊脚石
9月3日上午,在记者的陪同下,陈大爷再次前往西宁市城东区民政局,查找儿子与儿媳的婚姻登记信息。
西宁市城东区民政局副局长解陆明得知陈大爷之前在民政服务大厅曾查找资料无果的情况后介绍,以1994年为时间点,之前的婚姻登记工作由办事处负责,之后的由民政局办理,其中2006年以前的资料已转交档案馆保管,因而建议陈大爷到档案馆去查找。同时解陆明推测,造成大宝夫妇婚姻登记信息缺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当初根本没有办理登记手续,二是相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将信息丢失。
随后,西宁市城东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现场查阅后答复,通过对1980年至2006年电子档案查找,没有发现大宝与杜某的婚姻登记信息。在问及婚姻登记信息是否会丢失的情况时,档案馆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办事处提供的信息档案馆都会全部录入。“也有个别办事处管理不到位,到现在都没有向我们转交辖区居民婚姻登记信息。”这名工作人员补充说。
大宝当年是否办理过婚姻登记手续?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除了到陈大爷家中查看相关资料外,还随他到多名亲戚家核查情况,但是既没有发现相关证据,也没有获得重要线索。也正因为提供不了婚姻登记凭据,大宝生前所在单位也称无法开具相关证明。
一套房产难住了这一老一小,本报记者在继续帮助他们取证的同时,设法与乐乐远在外地的叔叔联系。
本报记者 龙腾飞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