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起,省城的饮用水要经过106道检测关卡,才能从水源地流到居民家的水龙头,市民喝的自来水更加安全了。当日,随着“气相色谱仪”等大中型水质检测仪器在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安装、调试完成,这标志着我省水质检测具备了新国标要求的106项检验指标的自检能力,也为西宁市民的饮水安全添了一把“安全锁”。 “7月1日起,我国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国标与1985年版国标相比,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西宁供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处长芦淑英说:“对普通市民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水更清了,味更甘甜了。”
强制执行的新国标,新增了有机污染物检测、农药检测、雌激素检测、“两虫”检测。“‘两虫’是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的简称,这两种水中原生微生物可以引起胃肠道疾病。”芦淑英说,“106项指标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大类,对42项常规指标每月检测一次,64项非常规指标半年检测一次。从源头到水龙头的水都要检测,包括西宁市的6个水源地、51个水质监测点。”
之前,西宁市不具备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省城饮用水样本每年都要送往北京、西安等具备106项检测能力的水质检测中心检验,不仅检测费用高,而且费时。对此,西宁市政府投资600万元,从2010年开始陆续从欧美购置大中型水质检测仪器设备,不断提高西宁市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作者: 魏金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