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北大教授教你填志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00: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邀嘉宾]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焦维新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正栋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林纯镇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 [填报关键词] (1)选“理”还是选“工” (2)选择大学和专业的误区
        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和家长面临的最后一道“关卡”便是填报志愿。究竟是选“理”还是选“工”、还是选择那些文理兼收的文科专业?昨日,北京大学四位教授以北大招生为例为考生填报重点院校总结了几个关键词。他们提醒考生一定要冷静,在关注各类信息的同时,抓住选择志愿的主要因素。
  选“理”还是选“工”
  明晰理科和工科的概念
  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科是中国科学的生命。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理科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大学本科生教育阶段打好基础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
  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典型学科有土木建筑、公路桥梁、机械、水利、电工、汽车、电子与信息、热能核能、材料、仪器仪表、环境工程、化工与制药、航空航天等。工科培养目标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理科和工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少。
  纠正对理科的几个片面认识
  1.理科不等于纯粹理论
  在很多人看来,数学似乎是纯理论学科。其实这只是数学研究的很小的一个方面。以北京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为例,学院设立了五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学生在学习两年后,可按照意愿选择上述5个系的方向学习,因此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及高科技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到实际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宽广,涉及数学基础理论、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概率论和统计学、金融数学等。
  2.工程技术发展与理科研究并非割裂的
  有人将工程技术发展与理科研究割裂开来,没有看到理科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发展起巨大推进作用。最近几十年,国际上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其中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还很少,这和不重视基础研究有关。
  事实上,理科研究的每一突破,都会对技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信息学科,就是在理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科。北大的信息学科建立比较早,并在钱学森的建议下于1958年迅速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北大的信息学科在物理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卫星、光纤通信、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声学、信号处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选“理”还是选“工”参照个人特点和爱好
  “理”和“工”没有首选和非首选之分。选“理”还是选“工”主要由自己的特点和爱好决定。如果考生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抽象思维能力强,遇事爱问“为什么”,不急于在本科毕业后就去赚钱,而是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深造,读硕士、博士,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那么最好选择理科。而且在学习理科的基础上,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也是很有利的。
  如果考生数理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喜欢工程设计,有志于成为一名工程师或技术专家,在土木、建筑、水利、机械等硬件建设的领域驰骋,本科阶段就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那么最好选择工科。一些重点院校还有一些文科专业文理兼收,深受许多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如金融、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它们和理科工科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但它们也需要很强的理科基础,特别是数学和计算机的基础。这一点考生们在选择志愿时,是要注意的。
  选择大学和专业的两大误区
  简单的技术因素可作参考
  是选择名气大的学校,还是选择热门专业,这是每年都让考生和家长“头痛的事儿”,尤其是对那些填报重点院校的考生来说,因为面临的选择相对较多,选择起来也更为棘手。
  误区一:家长为孩子完全做主。这个误区背后是家长经验的有限性对孩子未来的局限性,是家长替代孩子选择带来孩子的被动和埋怨。家长正确的角色,应当是帮助收集信息,提供各类建议,最终一定由孩子决定。孩子的自主带来成熟、责任感以及未来前行的动力。
  误区二:家长和考生盲目选择流行专业。有些高分考生家长明知孩子喜欢考古专业,但分数高,因而一定要选择金融学专业,选择经济学专业。目前的流行专业意味着当下招生数量很大,这首先意味着四年后孩子将面临同类人群激烈的竞争。此外,如果八年后这个专业不流行了,孩子怎么办呢?
  志愿填报阶段有着简单的技术因素可作参考,比如某大学和专业最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孩子在中学和所在地区的排名等。各地招办、社会服务机构、大学和中学一般会帮助家长获得这些信息,对于成绩很高的考生,大学还会作出专业优先选择承诺。
  是否能提供很多辅修/双学位机会,是报考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本科专业以学科为参照标准,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类。
  本科专业分类的第一种标准是学科,即知识本身以学科为标准进行划分;第二种标准是职业,即知识本身以职业为标准进行划分是对知识的另外一种分类,这种分类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教师在选择和组合知识以形成专业时,以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的职业为标准。
  第三种标准是学生自我设计的个人专业,是由学生提出、来自学生视角的知识组合,因此可以称为个人专业。在这个大的分类名称之下实际蕴涵了知识组合无限的方式,其内涵是充分发散的,其知识结构是学生给自己设计,是独特和个别的。
  学生构建跨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辅修/双学位学习,这意味着考生在大学学习时,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可以辅修一个专业,进而构建出包含两个领域的知识结构。
  构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比如,主修生物+辅修数学,对攻读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物理+辅修化学,对攻读物理化学的研究生有利;主修地质+辅修生物,对攻读古生物的研究生有利……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周光召先生曾说,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正是物理的分析方法和化学关于分子结合键知识的共同运用,对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起到了作用。
  大学是否能提供很多辅修/双学位学习机会,是报考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有些大学主修专业学分太多,因而辅修/双学位教育基本无法开展。比如,北京大学小语种的报考非常热门,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大学提供30多种辅修/双学位的机会,小语种加上辅修使得学生的就业去向更加宽广。
  同等情况下尽量回避那些制度不科学、不人性化的高校
  选择专业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家长和考生应该选择那些考生有兴趣也有天赋能力的专业。学生应当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对什么专业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即使这个专业很热门,最好也不要选择。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家长需要提早做出一些准备,比如让孩子提早接触各类职业,随着孩子的成长帮他安排职业的参观和实习。如果家长和中学的教育家提早有所准备,家长和考生才会在关键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我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智慧的家长和考生有很多机会抢得先机。
  考生了解到自己的天赋能力更加困难,甚至必须经过大学专业的一段学习才能对自己有初步的了解。比如,一个考生如果对数学专业非常感兴趣,但经过大学一年的努力学习,成绩比较差,这可能说明学生虽然对数学专业感兴趣,但数学专业对他并无兴趣,未来学生在数学领域和那些虽然没有特别努力就取得很高成绩的人一起竞争,其职业生涯难有出类拔萃的机会。这意味着考生应当转专业,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
  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转专业制度严苛的高校,比如四川某大学规定只有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才能申请转专业,一个学生的成绩在本专业同级学生中排名前10%,这说明该生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其能力与兴趣与这个专业匹配恰当,他恰好不应当转专业。那些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欢或者不适合这个专业,能力的欠缺或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暂时不佳。如果转到他们更加有兴趣、更加适合的专业,他们才可能取得更好成绩。
  因此,家长和考生要多加留心学校转专业等相关制度,在同等情况下尽量回避那些制度不科学、不人性化的高校。(作者:陈俊)

发表于 2012-6-27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