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近期,互助县的王先生和白先生在网上购物时因私下交易被骗,损失不小。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被骗的详细经过,让更多的人了解此类虚假购物诈骗,谨防上当受骗。 王先生在互助县威远镇经营一家饭店,2023年3月中旬,王先生通过一购物平台添加了一微信好友,对方告诉王先生可以低价给王先生出售啤酒。
了解到该微信好友出售的价格比市场价低,王先生就商量向对方购买了35吨啤酒,并给对方通过手机网银转了20000元的定金。之后对方告诉王先生货已经发出了,王先生就赶紧收拾库房准备收货,但是十几天过去了王先生一直没有收到货。王先生申请平台处理,由于是私下交易,平台不予处理,直到今天王先生货没有收到,钱也没有退回……
互助县五峰镇某村村民白先生是一位养殖户,在家养了几十头牛,平时喜欢在网上看一些养牛的短视频。4月份的一天,白先生在家玩手机时刷到了一条卖牛饲料的视频广告,之后就主动私信对方并加了微信好友,白先生看到对方朋友圈每天发的都是出售牛饲料的视频,就联系对方说明也想购买牛饲料的想法,两个人协商好后白先生预购了30吨牛饲料并支付了16000元的定金,到货后结清尾款。
之后白先生就等着收货,但是好几天过去了白先生一直未收到货,联系对方每次告知货已经在路上,要不就说车坏在路上了,后来干脆就不接白先生的电话,并删除了微信好友…白先生方才意识到对方原来是骗子。 诈骗分子发布虚假购物信息,打着“低价”、“福利”、“让利”等极具诱惑性的幌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吸引消费者关注后,诈骗分子会透露还有更丰厚的福利或优惠,可以通过添加微信等社交好友账号后继续进行交易。 添加上好友后,等到消费者彻底上钩并成功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就此消失,甚至将消费者拉黑,一个环环相扣的网购骗局实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