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投资理财”的手机APP 小投资就能赚大钱 这个“理财项目” 你信吗? 最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其中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手段: 犯罪嫌疑人首先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等发布推广股票、期货、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开设虚假投资平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欺诈受害人投资,在开始投入少量资金后,会有盈利并返现,在被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随即关闭平台,将被害人拉黑或失联。 典型案列: 2022年5月6日共和县居民李某报警称:2022年2月有一陌生人在微信添加好友,在和此人聊天过程中,问及李某是否在做投资理财生意,并将投资理财相关图片发给李某,并告知李某自己是投资理财大师可以带李某挣钱,随后又给李某推荐一款APP进行投资理财。 刚开始,李某有所怀疑怕被骗,投入几百进行外汇投资,李某在此人提供的APP上进行操作,每次购买的指数都会上升并且都能提现,在李某自认为此款投资理财APP是正规平台后投入36万元,最后李某尝试提现后发现APP提示72后到账,但是到72小时后也未到账并且APP也登不上,才发现被骗。 警方分析: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首先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渠道锁定受害人并且取得信任。锁定受害人的方式包括通过社交软件找寻受害人并且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网络目标。其次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或谎称有特殊资源获得高回报等方式,引诱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进行操作,前期小额投入试水可获得返利,获取受害人信任。最后受害人相信诈骗分子所提供的虚假投资理财网站或APP为正规后,受害人会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或APP无法登录。 警方提醒: 购买股票、金融理财等产品,要通过正规的机构,可以在证监会网站了解资质。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贪心、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对于要求通过网络转账汇款的,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转账前一定要确认身份。 来源:海南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