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为什么史书对商鞅的评价都很苛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8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他罪有应得,《战国策》中还说“秦人不怜”。是由于编撰者的立场问题吗?

发表于 2022-2-28 1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看过商君书的内容,都不会对商鞅的个人评价有任何异议。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
整部商君书的核心就在于:疲民,辱民、贫民、弱民。然后开放军功为唯一的上升渠道。此利出一孔之策也。这何止不符合编撰者的立场,只要不是纯粹的基于最高统治者立场的政治动物,都不会认为这种剥夺了人类服从国家机器以外所有自由的政策有任何对平民的善意。
商君书所践行的政策的进步性仅仅只能相对于奴隶制度,国家的生产生活全部为了战争服务,秦国平民的人生除了耕战别无他物。整个秦国就是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这种苛刻的制度统治下的人民,当然不会对制度发祥者有任何褒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28 1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对商鞅的评价,司马迁在其《史记·商君列传》后如是说:「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此文大意是说,商鞅天性就是个刻薄寡恩的人,凭借着所谓帝王之术来游说秦孝公,而并非靠其自身的才具,且还走国君宠臣景监的「后门」才得以上任,可一上任,他就刑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规劝,这些都足以证明商鞅残忍少恩了,我曾经读过他开塞耕战的书籍,可以用「书如其人」来形容,但最后他还是在秦国落下个谋反的恶名,这是有原因的呀。
    然而历史真的如此吗?
    很多人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带有很多个人情感在里面的,比如将项羽列入了本纪,陈胜列入了世家等等,但我们更要知道的是,司马迁当时处在西汉武帝时期,在这个提倡儒学思想的大环境下,自然会对法家的一些代表人物多少「黑」上一「黑」,还有为了政治上的名正言顺,也会对前朝的一些事迹进行适当的「抹黑」,所以司马迁有上述这段评论也不足为奇。
    不过对于商鞅这个在秦国力行变法数十年的人物而言,仅以简单的「天资刻薄人也」而盖棺定论,显然是可笑的,或许商鞅本人的性格确实是「刻薄」,但他通过变法使秦国立地重生,并为秦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这一点我想谁都不会否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28 1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商鞅的思想还不成熟,一个男人想跟女人睡觉,不成熟的他会不敢说或者直说,而成熟的他会聊点艺术,治国思想也一样,言行一致是幼稚的法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法儒合流以后,彼此都成为了成熟的思想,然后相互结合,打败了当时的主流“黄老”,成为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儒法集团,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一定会说一套做一套,言行差距越大,这个思想体系就越成熟,如果坏事做绝,就一定好话说尽,如果好话说尽,早晚坏事做绝,为了自己能做到更坏,必须要把直说的商鞅批倒批臭,不然你怎么有资格做着一样的事情,却没有一样的惩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28 1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抛开民族国家立场历史局限性等等不谈,商鞅就是个在中国搞类似于日本军国体制的制度的改革人物。只是秦国底子够厚,目标又不是极度庞大到自身吞不下,而且秦人向来物质等方面比较落后,享乐主义不是很强,内忧外患的加持下,还耐得住折腾。但是这套制度在秦统一之后,没了外患的客观逼迫,很快就被人忍无可忍的抛弃了。不止六国,连秦人自己都是如此。所以史书对他评价苛刻很正常,不苛刻才不正常。似乎很多人的想法是,这种利出一孔的功利制度,应该是更好的选拔人才,秦人应该是更好的选贤任能等等等等,然而这是现代人的想象。这种情况只是利用权力更好更多的压榨那些耕战奴隶,家里耕作不得歇,外面打仗不得歇,发战争财的,只是那些原本就能够以权力牟利的人。所以权力阶层虽口不言而实喜之,这太正常了。但是站在人类和历史的层面,这种玩意是需要谴责其 苛刻 的,也太正常了。如果连它的不正常之处都看不出来,那就真的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了。同样是人,难道工厂里的996是苛刻,古代田里及战争里的996就不苛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28 11: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基本肯定了商鞅变法的作用但也揭示了商鞅悲剧收场的必然性虽然他写的有点无情,但也是事实啊虽然商鞅之法被秦国延续下来了,但商鞅本人在秦国是不被待见的,最终以叛贼的身份死去。
司马迁还愿意给他立传,将他的立法前后过程叙述出来,已经对他很好了。
而对他的评价必然是批判性的,但这种批判的矛头并没有指向商君法,而是指向了商鞅个人我看有人认为司马迁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法家,我不赞同。
因为汉朝的人都没有把他列为儒家,咱们凭什么把他列为儒家呢?甚至在《汉书》中,还批判司马迁先老庄而后孔子,是不敬儒家的表现: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而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最后,我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也不可能对商鞅有正面评价,道理很简单,我不想在他规定的商君法下生活更新:评论不再回复,主要是不想引战,所谓儒家法家爱谁谁,历史学家早有定论,可有些人就不愿意去看去学,我也懒得打嘴炮,跟我没关系。我的观点始终就这一个,人司马迁压根就不是儒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