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舞跳起来,书法写起来,机器人做出来……中秋小长假,记者发现省城非学科类兴趣班陆续开课了。
9月20日,记者在西宁市新华联广场走访时发现,篮球、乐高机器人、架子鼓等兴趣班陆续开课。“一直在等待兴趣班的开课信息,不然孩子在周末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带着二年级的孩子来参加篮球训练的段女士说。
“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和学生在等待着更和谐更幸福的课外培训班的到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名前来陪孩子上兴趣班的家长,他们表示,除了兴趣爱好班陆续开课,其他学科类培训已经叫停,正在协商退费或者转为其他学科的培训。
“这个小长假期间,感到很轻松,不再像以往假期,带孩子上各类培训班,跟打仗一样。如今,孩子只有一个吉他班,他很喜欢,积极性也很高,很乐意去学习。”初二的学生家长吕女士说,现在的家庭氛围比以前和谐多了。
两个多月没有上兴趣班,很多孩子表达着对兴趣班的期待。“轮滑课已经很久没上了,都快忘了怎么滑。接到上课的通知,我很开心,赶紧准备好装备,等待着轮滑课的到来。”已经学了两年轮滑的三年级小男孩小果说。
9月21日,记者在城西区博纳广场走访后发现,原本热闹的学科类培训班失去了以往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有更高效的课堂,更高效的作业。通过教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切实减轻孩子和家长的负担。”一名拥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