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在我市的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卫生费收取难,导致楼道卫生很难做到干净整洁,为此,社区、居民都很头疼。收不到钱,就没有保洁员,搞不好卫生,越来越多的人拒绝交卫生费,居民楼内的卫生状况越来越差,这种恶性循环该如何破解?
上门收费常吃闭门羹
“一年比一年难收,收取率一年比一年低。”瑞驰社区主任说,他们辖区南川东路矿建家属院是一个老旧楼院,一共有43栋楼,居民1500户4000多人,因为没有物业管理由社区代管,尽管卫生费收取标准很低,但仍有很多人不交,收取率仅50%左右。每年社区的20万为民服务专项基金都投入到这个院子里了,3万元专门疏通下水,剩下的17万都是社区给该院6个清扫员开的工资,社区干部每个月还要挨家挨户上门收费,居民白天不在家就晚上去,路上碰到了也催交卫生费。有时候明明看到居民家里亮着灯,等上楼敲门的时候,灯一下子就关了,社区主任无奈地说。
收费与服务矛盾凸显
为何居民不愿意交卫生费?矿建家属院居民袁女士说,交了卫生费,楼道内的卫生还是那么差,社区收了钱,但没有把卫生搞好,楼道内到处都是脏兮兮的,栏杆扶手上都是灰,打扫卫生的人也就是“做做样子”。而社区解释说,保洁员就三四个人,不可能像有物业的小区那样服务精细,由于经费有限,保洁员少,每个人负责的楼栋又多,卫生有时候的确搞得不干净,居民当然会有意见,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居民理解是关键
调查中一些社区主任认为,卫生费关系到每户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大家不交卫生费,保洁员的待遇就无法保障,服务水平也难尽人意。如果居民们多些理解,能正常按时交费,卫生费的收取难题也许就会破解。
来源:西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