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新形势下,房产调控政策的实施以及限购和房产企业的转型,2019买房要量力而行,如果分期付款能够负担,买了自己住没问题,应该买,但是炒房就千万不要,因为波动很大。
万达转型,碧桂园成了高科技企业,恒大也已完成地产、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实现了从“房地产业”向“房地产+服务业”转型……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背后,到底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随着调控高压态势不减,不断升高的融资成本和债券资金兑付压力,成为众多中小房地产企业无法逾越的大山,与房企“钱紧”几乎同时发生的是,房地产调控。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调控历史上调控政策出台最频繁的年度,全年房地产调控合计450次,同比2017年上涨75%,已经刷新了历史纪录。进入2019年,随着人口增速的下行,房地产行业将进入稳定发展期,整体市场销售金额在未来大概率会持平甚至下滑。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房企转型期,正是刚需买房的最好时机。否则,一旦等到房企转型完成,那么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加码增长期。
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都没有完成,房地产是城市化的先导产业,也是国家第一大内需,房地产市场在十年八年之内,都是在一个上行的区间,所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拐点”还远没有来到,最多叫做“倒春寒”。
今年年初,央行再次祭出降准的大招。央行降准,意味着流动性增加,无异于给房地产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今年房企融资情况总体会比去年好一些,企业的日子也会比去年好过一些。一旦房企日子好过了,那么购房者的日子就难过了,这是定律。
而国家调控政策不放松,炒房客想要进入市场就比较难了。没有了炒房客在其中影响购房者的判断,购房者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在房源上来看的话,也会比较充裕,这对刚需购房族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近期,多个地区的房贷利率也有所下调,对于买房人是个好消息,相比之下,信贷政策的调整比限购政策的调整,更加能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促进作用。
来源:拓虎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