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人民万岁 于 2011-7-27 09:26 编辑
摘自【西海都市报】
在大美青海再次迎来旅游高峰之际,青海省旅游局召开旅游市场专题分析会,会上深入研讨旅游井喷情况下,如何积极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更好更快地发展,并决定加快住宿接待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我省一直着力于西宁周边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在环西宁两小时交通圈内的互助、民和、乐都、贵德、平安等地建了不少星级宾馆,这些宾馆的服务也日益标准化,同时,这些地方大多是省级或者在建的休闲度假基地,有休闲度假优势,周边可选择景点较多,乡土特色浓郁,拥有各自独特的吃、购、娱体系。因此,游客完全可以选择在西宁周边入住。
预计7月份,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299万人次,目前,全省旅游要素总的供给量为:A级景区72家;星级宾馆125家,床位数22115张;社会宾馆1415家,床位数58456张;旅游车辆504辆。
青海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供需总量分析,旅游高峰期全省日接待量近3万人次,按每人入住两晚计算,需6万张床位。全省客房床位数为8万张。现有的宾馆床位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从空间分布结构分析,绝大部分游客进入青海,首选地为西宁市。西宁市现有各类宾馆611家,床位43779张,其中,星级宾馆52家,床位数11793张。尽管一部分游客分流到全省其他市县景区住宿,但中高端游客和旅游团队往往集中选择高星级和星级宾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
今后,在加快住宿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我省将着力加强西宁、贵德等环西宁圈城市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建设。加快发展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及西宁周边地区民族特色旅馆、风情小镇、乡村旅馆、自驾车营地等新型住宿业态;着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精心编排一批旅游线路,在“引导分流、削峰填谷”上做文章,实现旅游市场均衡发展。开发环线休闲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贵德休闲度假游、互助土族风情游、河湟民俗游等旅游业态,实现旅游质效双赢。
大美青海旅游井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