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在海东市互助县南门峡水库人工湿地内,工作人员在例行巡查时监测到6只世界濒危珍禽——黑鹳。
科普小知识
黑鹳,俗称捞鱼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它们常成对活动在河流浅滩或沼泽地,也有单独行动的黑鹳,偶见成小群活动。黑鹳是世界濒危珍禽,全球仅存2000多只。黑鹳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物种之一,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着“鸟中熊猫”的美誉。
近年来,海东市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全面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湿地沼泽面积持续恢复。时值南门峡水库汛期,降水相对充沛,日渐上涨的库水和洁净的库区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鸟类。库区常见的绿头鸭、赤麻鸭等水鸟数量也较以往有所增长。
据了解,有观鸟爱好者在三年前就曾在互助县南门峡水库附近见到过这种“大黑鸟”,而近日在库区附近监测到黑鹳6只,其中有幼鸟4只,已经在库区栖息了近40天,海东市林业局相关人员表示,南门峡湿地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人为干扰较少,黑鹳选择了在此栖息、繁殖。
海东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持续监测黑鹳活动状况,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湿地保护,珍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意识,给黑鹳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繁育环境。
来源:海东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