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青海的价值、责任和潜力。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城市,提出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目标体现了西宁的城市担当。而该市过去一年的经验,也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让绿色发展入脑入心城市在绿色之路上才能走地更加可持续。
绿色理念入脑入心方能调动社会力量。西宁市通过“生产一部好戏、出版一本好书、举办一次节会、制作一部宣传片”,将绿色发展文化融入社会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绿色发展理念在市民中间入脑入心。现在,西宁市共组建23支“尕布龙绿色志愿服务队”,近万人加入这一行列,社会力量得到充分显现。这样的西宁样板是可学习的,是市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后而展现的“人心力量”。
绿色理念入脑入心方能让绿色发展的星星之火在城市中达到燎原之势。西宁市积极推进“绿色细胞工程”,创建“绿色学校”16所,成立了“绿色先锋志愿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绿色行动。这是西宁市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最小的社会细胞的有效尝试,更是让绿色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的大胆尝试。这样的西宁样板是可复制的,是让绿色发展遍地开花且代代相传的有效途径。
绿色理念入脑入心方能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良性发展。西宁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藏药、锂电池等绿色产业,努力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西宁市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让绿色产业之树在企业和工业园区内开花结果的有效实践。这样的西宁样板是可复制的,是对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的深刻解读。“人心齐,泰山移”,西宁市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到230万市民的心中,使其在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过程中贡献出了真正可推广的“西宁模式”。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