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商场时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
镜头一:玩具柜,小孩紧盯一件玩具非要不可,家长极不愿意,就先哄、再骗,可孩子却不领情,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干脆放赖,坐在地上不走了,此时的家长气恼成汹,也顾不上形象了就大声训斥,结果哭闹声响彻商场。
镜头二`:食品超市,孩子进入后,随手拿起篮子,见喜欢的就放,结帐时,家长无可奈何地摇头从袋子里大把往外掏钱。
如何与孩子交流,在购物中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取舍,合理支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制能力,为长大正确理财打下基础。还是有些方法的:
上商场最好能抱着孩子,使琳琅满目的东西都能进入她的视线,否则你牵着她,她只能看见的是一双双脚,当逮住一样时她肯定不会放过。
如果你真不想买,那就转移目标:“你看那边小朋友在干什么?”耐心引导:“这是什么做的?谁做的?我们也有一双手,回家我和你一起做。”“这家里已经有了,没有必要再买,你另外选一个更好玩的”。直接告诉:“没带钱”。注意此后就不能再用钱了,要言而有信。“妈妈辛勤劳动得来的钱很有限,要计划使用,你的要求没列入计划”。勇敢地说:“孩子,对不起,咱买不起!”使她能体谅大人的困难,勤俭持家。有时拒绝也是一种爱。
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玩具的主体是孩子,充分尊重她的选择,千万不要以你自己的嗜好来决定舍取。我们带女儿上商场、进超市时,我们会给她一个用钱额度,由她选择自己喜欢的,她常常拿了一样,看到其它的,就要商品进行挑选和对比,最后做出舍弃。有时她买的东西我们还真的不喜欢,但只要她喜欢就采纳。
有一年她舅舅从外地来我们家过年,专门带她去买东西,我特意吩咐她多要些东西,可最后她还是只选择了一个三元六角的小乌龟,回来我悄悄责怪她怎么不多要些。
她天真地说:“舅舅的钱也是钱呀。”
使我脸一下红了起来,至今我还保留这玩具,放在醒目的地方,常给我一些提醒:知足常乐,不要贪心,凡事适可而止,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权力、利益……我们得到了,还想要更多,永远得不到满足,永远活得很累,甚至走向不归路,这就是人性的贪婪,贪婪的一种体现。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物质丰富,家长们往往会极大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被过量的物质享受所淹没,这是非常有害的,父母要懂得不要使孩子的物欲饱和,节制物欲,少给他们一点东西,为孩子留下一些主动获取的空间,学会舍弃,在此过程中获取幸福,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对父母报以尊敬和感激。
体会: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取舍,从拒绝开始,拒绝是一种爱。
<h5 class="fl">图片</h5>
显示方式:
小图
<i class="pipe">|
大图<i class="pipe">|
幻灯
<ul id="slide-data" class="view-unit-bd">
<li>


</li>
</ul>
来源:19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