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每一个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但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近年来,在西宁市很多用人单位里,刚入职不久的90后毕业生因薪水不理想、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等原因频繁跳槽,这让不少用人单位和公司老板感到很尴尬。
刚离校毕业生频繁换工作
“压力大、没前途,工作刚一周就不想干了。第一份工作是建材销售,每天工作的时间环境都不确定,感觉跟预想的工作方式差别很大,薪资待遇等方面都不理想,所以才想找另一份工作。”今年刚毕业的小周告诉记者。之后他关注求职网站,不断投递简历,最终得到了一份工作的面试机会,第一份工作仅仅干了一个星期就“拜拜”了。
环境离自己的期望太远
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小王,暑假期间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西宁某地产公司文案策划员。上班第一周她就感到各种不适应,她说:“工作强度太大,加班是很平常的事,好不容易赶出来的文案,客户不满意,一句话就被否定了。”她坦言,来到部门时间短,很难融入单位的“小团体”。不到一个月,她在公司的价值得不到肯定,最后主动提出了辞职。之后,她去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策划工作,这次坚持的时间更短,干了不到一周时间。她说:“这个公司管得太严了,有一次只迟到了2分钟,就扣了我50块钱,午休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
这样的员工我们养不起
员工频繁跳槽,那么用人单位会有怎样的看法?记者采访了西宁市几家新员工为90后的用人单位。西宁市一家酒店的业务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的不少大学生在度过舒服的大学生活后,步入社会吃不了苦,找工作往往眼高手低,总是想着社会适应自己,自己不去适应社会,找到工作后也都是各种埋怨、挑剔,很多都是不经考虑就更换工作。”一家网站的人事经理刘先生说,花很大精力新招来一批大学生,结果没干几天就走了,给我们公司带来了不少损失,公司也希望能够帮这些90后新员工度过刚步入社会的这一阶段,但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心高气傲,总想着“干最少的工作拿最高的工资,这样的员工我们养不起”。
克服浮躁踏实干出成绩
针对西宁市毕业大学生频繁跳槽的现象,省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人有针对性地说,大学生刚毕业,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因为过惯了舒服的大学生活,步入社会吃不了苦,找工作往往眼高手低。而一些用人单位只为追求经济效益,把大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更促使了这类现象产生。他建议,大学生应该克服自己浮躁的情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调整好心态、踏踏实实干出成绩,根据自身条件,对未来做好规划才是正道。
来源:西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