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期待!西宁“二环”建得咋样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 10: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期待!西宁“二环”建得咋样了

微信截图_20170803101628.png
图片来源网络


   站在开放的前沿,西宁必须找准定位;为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西宁必须改变。改变以往“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交通特点,因此重新建立一种新的交通格局势在必行,“外环内网”由此应运而生。随着2015年年底南绕城高速的通车,西宁的“一环”形成。而就在同时,一条连接平安、互助、大通、湟中4县区10多个乡镇、长达200公里的二级公路——省道S102线(西宁绕城环线)也环绕着西宁加紧建设,这条被称为西宁“二环”的绕城公路,预计将于明年全线建成通车。7月27日,记者分别走上S102线的平互大段和大湟平段,提前感受了这条环线即将给沿线群众带来的便利和缓解西宁城区交通压力的意义所在。

  200公里一圈连成环线

  据悉,省道S102线(西宁绕城环线)共分为两部分,一段为平互大(平安经互助至大通)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海东市平安区,终点位于大通县景阳镇,全长83.3公里,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另一段为大湟平(大通经湟中至平安)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大通县景阳镇,终点与平互大环线起点海东市平安区相接,全长110.57公里,于2015年9月破土动工。两段加起来近200公里,分别从东向西、从西向东形成两个“半环”状,等全线贯通后形成一个“圆环”状,最终形成西宁的外环线。

  已建成的平互大段成“环湖赛”赛段

  经过近两年多的建设,省道S102线(西宁绕城环线)“半环”平安经互助至大通二级公路已建成通车。这段路位于西宁市及海东市境内,起点位于海东市平安区,经互助县五十镇、丹麻镇、威远镇、五峰镇,大通县长宁镇,至终点景阳镇,设计速度根据地形条件分段采用80千米/小时及60千米/小时,部分城镇过境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按城市主干道40千米/小时。平互大公路全线共有大桥657米/5座,涵洞6020.74米/294座,隧道3015米/4条,分离式立交3处,平面交叉13处。目前,平互大公路需要改线新建的11公里尚未建成,其余72公里已全部建成通车,并已具备车辆正常行驶条件。未建成的11公里项目办已利用旧有的平互公路改造升级为与平互大公路同等级的二级公路,以保障群众正常出行。

  7月中旬正在进行的第16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从刚建成不久的S102线西宁绕城环线平互大段公路上通过,环湖赛、新环线与沿线美景相得益彰。

  大湟平段4座隧道贯通环线明年建成

  而省道S102线(西宁绕城环线)的另外“半环”大通经湟中至平安段目前全线李家山、云谷川、静房、红崖4座隧道已全部贯通,预计明年路基工程及相关附属设施也将完工建成通车。这段路起点位于大通县景阳镇与平互大终点相连,经湟中县李家山镇、拦隆口镇、多巴镇、甘河滩镇、大源乡、上新庄镇、土门关乡、田家寨镇、丹麻乡,然后进入平安区,经石灰窑乡、三合镇终点与平互大起点相衔接。

  7月27日,记者跟随大湟平项目办负责人再次走上这条路,沿线记者看到路段上的大部分路基工程初具雏形,正在进行路面铺设工作,4座隧道贯通后,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实施隧道内的照明、路面及交安工程。项目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年底,该条路面上70%的路基工程将全部完工。整个环线计划明年建成通车。此外,环线修建时重复考虑了沿线群众的出行问题,因此整条路上都没有立交口全是平交口,甚至是村民田地里的基耕路都能与此连接,十分便利。

  “二环”建成后沿线80万群众受益

  西宁绕城环线建成后,对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一核一带一圈”空间布局,发挥西宁“核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优化配置区域公路交通资源,实现以西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促进东部城市群率先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的建设不仅是构建“大西宁”都市圈的重要环线骨架,而且是构造东部城市群公路网的主要干道。

  西宁绕城环线建成后,周边几个县区相互往来可以直接连通,方便群众出行,今后绕环线平安、湟中、大通、互助行程一圈时间,将缩短两个多小时,由于绕城环线建设途经东部农业区各县区重要人口密集乡镇,沿线至少有80万群众直接受益,以后过境车辆将从这条环线上被适当分流,西宁城区交通压力得到缓解,促进缓堵保畅实施……

      来源:西宁晚报
发表于 2017-8-3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好一定很漂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