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近日,消费者刘先生向西宁市消协投诉,不到一个月,他预存的150元话费就没了,原来手机一启动就会自动联网;市民李女士也向消协反映,每月她的手机总会被莫名其妙地扣掉几十元钱的上网费。近日,西宁市消协频频接到此类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手机发生了增值业务费用的投诉。
今年2月初,消费者刘先生给父亲买了一款显示屏大、声音响的“山寨”手机,之后他就充了150元的话费。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先生就接到父亲的电话,说手机欠费了。刘先生到营业厅打了一份对账单发现,仅信息流量费就有一百多元。回到家后,刘先生仔细查看了手机,原来手机里有几款游戏是联网的,一启动就产生流量,有时手机启动后也会自动上网。
据西宁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手机“吸费”陷阱主要包括四种方式:一是通过在增值服务菜单内设置短信陷阱,只要点击就会自动发送短信扣费;二是在系统内绑定某些类似系统功能的定制服务,一旦使用即产生流量或订阅费用;三是内置程序,自动拨打声讯电话扣费;四是手机一键上网,只要触动立刻产生上网流量费。西宁市消协提醒市民,购买手机时要仔细鉴别手机外在、内在的实质功能,尽量到正规的、信誉良好的商店购买,不要被低价诱惑;索要有效凭证,确保售后服务有安全保障;使用时若觉得话费有异常,立即查询话费详单。(作者:吴亚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