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和谐藏区行:才旦和他的“两块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2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17日,当我们来到同仁县隆务镇吴屯下庄村唐卡艺人才旦家的时候,才旦正在细心准备着去上海参加博览会的展品,一幅幅只有两寸相片大的小唐卡被他小心翼翼地装进铜质的挂牌当中······

  49岁的才旦从11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唐卡绘画,后来师从尖措大师,算起来从事唐卡绘画已经整整38年了。

  与才旦的聊天中,他向记者说起了家中的“两块地”:一块0.2公顷的地,平常种上些青稞和小麦,一家9口人吃饭都不够,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啥呢?那就只能靠另外一块“地”了——唐卡。

  风里来,雨里去。才旦媳妇常常说“地里的庄稼还比不上你么?”事实上,还真的比不上才旦在方寸唐卡上的一笔一划。

  传统家庭理念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而在才旦家却恰恰相反,形成了“女主外,男主内”的格局。平常都是才旦媳妇在务劳着那些土地,而才旦每天都在家里认真地安静地描绘唐卡,这成了他家里的另一块海阔天空的“土地”。

  才旦家所在的吴屯下庄村可以说是“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全村440户有200户是制作唐卡的家庭,剩余的也从事一些唐卡的加工出售等相关产业,整个吴屯下村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唐卡村”。

  一说起唐卡,才旦,这位淳朴又有些木讷的土族汉子打开了话匣子,“家里的地不多,全靠媳妇一个人撑着,我就是专心在家画唐卡。没想到,我这块地里的收成,比那块地里的收成多出了不知道多少倍。文化这个东西,值钱着呢。”

  面对商业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改良”了唐卡的制作工艺,才旦还是坚持着最笨拙、最传统的唐卡创作。从选布、上胶、磨颜料、打线、勾图、上色每一个步骤都由他亲自完成,这样下来一幅唐卡的制作时间远远要长于别人。一张十五寸大小的唐卡仅仅上色就要至少一个月,而宽度一米以上的唐卡制作时间更是达到一两年之久。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才旦执着于对作品的精益求精,更是一种对唐卡文化传承的保护。对此,才旦坚守着自己的想法:“端着这个碗,更要保护这个碗”。

  唐卡的制作工艺决定了唐卡画师必须有过人的耐心和沉稳的心性。“画唐卡不能心浮气躁,在画布前一坐就是六七个小时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从小学习唐卡的才旦身上有着一种异于常人的冷静和沉稳。闲暇之余才旦喜欢茶道,客厅里的茶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茶具,每当绘画上遇到瓶颈,便在喝茶时寻找灵感。才旦有自己的心得:“只有心清气静,才能画好唐卡。”

  才旦深知,热贡文化是一块金字招牌,要发展,更要保护。在认真创作的同时,才旦也不乏往外走的理念。除了有人上门购买、订做之外,才旦还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北京、上海等地参加一些展览会,“带着唐卡走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才能让我们的民族艺术走得更远。”谈起唐卡才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聊到兴头上,才旦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画室,与其他房间的温暖舒适不同,一进画室便有丝丝凉意袭来,“画室的温度不能太高,这样不利于唐卡的制作和存放”。看到记者裹紧了外套,才旦连忙解释到。

  才旦是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尽管有很多“头衔”,才旦还是说:“好作品才能与这些头衔相匹配。”

  才旦的画室里陈列着一幅幅完成的和制作中的唐卡,每一幅唐卡都栩栩如生,有一些尽管还没有完成,但从铅笔描绘的精细底图上不难看出才旦对艺术的认真态度。

  掀起遮布,一幅足有半面墙大小的唐卡让人惊叹不已。才旦向记者介绍到,这幅唐卡足足画了两年,预计还得两年才能完成。看着这幅巨大的唐卡,眼前这位高大的汉子脸上透着满满的自豪。除了这些,才旦还向记者展示了他家特有的小唐卡,小到只有两寸照片大小的唐卡上内容却不比大幅的小,接过才旦手中的放大镜,才发现如此小的唐卡其精细程度让人咋舌,连人物画像上的眼睫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小唐卡是我家特有的,明天我就是拿着这种唐卡去参加上海的博览会……”(刘法营  马振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