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城是全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自然村,以保留完整、具有原生态特色的独特民俗风情闻名。周城原名“棕城村”,隶属大理市喜洲镇,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99%的原居民为白族。
周城背靠苍山第一峰云弄峰、东临洱海桃园码头,北与龙首关(上关)相邻,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大理州首府下关39公里。著名的滇藏公路和大理至丽江的一级公路并列从南至北穿村而过。这是北上丽江、香格里拉,南至省会昆明的必经之路,也是大理一日游的水陆交接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周城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26摄氏度左右。
周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原生态民族风情保留完整,民族手工业发达,是闻名世界的“金花之乡’、“扎柒之乡“。素有“白族民俗活化石”的美称,这里保存了洱海西岸最为完整的白族民俗。 2005年,该村的扎染工艺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周城的特色与实力确实非同一般。
周城村庄大,街道多且狭窄,虽然道路基本上为东西和南北走向,但也七拐八弯如蛛网密布,使初到者如入迷宫。周城曾是南诏向北的重要军事关卡,这样的道路布局一则是因地势所限、二来就是防御所需了。按照白族的风俗,过去每条主要巷道入口处均建有壮观的门楼和照壁,这是白族村庄的标志之一。现在除了石佛路和南登路外,其他门楼和照壁基本毁于20世纪初的匪患。
周城有近干座白族民居。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巷道两旁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形制。周城人建屋讲究建筑的个体美,更讲求村庄整体的自然和谐美。这种房屋外部粉墙黛瓦,清秀大方;内部则多有彩绘泥塑,绚丽美观。
对比喜洲民居不难发现,喜洲民居多为商贾巨富的家宅,院大屋多,富丽堂皇,可谓是白族名居中的大家闺秀。相比之下,周城民居是一般老百姓的住所,一进一院,淡雅清秀,实乃小家碧玉了。大理是地震多发区、白族建筑不仅美观而且抗震功能强。这主要是因为白族建筑大量采用了榫卯结构、穿坊、石基和卵石泥草墙体等建筑结构。这样的结构遇震墙倒而屋不塌,颇为精妙。
周城,就像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白族妇女在世人面前展现着她独特的美,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