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印刷厂隔壁的小道第一次见到张明琪,得知我们要去探访,他出门来迎接。一件看起来穿了很久的深蓝色夹克,一条沾满灰尘的黑色长裤,一双没有光泽的黑皮鞋,手里拿着半根香烟,看起来一脸疲惫。
他招呼我们坐下,大概70多平米的房间堆满了各种行李、包裹、杂物,还有一些书本。这间房子里目前住着三家人,都是异地大病患者,尿毒症、黄胆、脑瘫。而这间“青海农牧民之家”就是他们遮风挡雨的地方。 青海农牧民之家,在更多省内外爱心朋友的关注和赞助房租支持下,自去年租建以来,提供青海农牧区大病特困农牧民家庭在西宁生活的场所,所有入住费用免费,这离不开省内外爱心人士,省内爱心团队的付出和努力,截至目前已为来自玉树、果洛、西宁湟源、海东48人次提供免费入住帮助,降低了他们来西宁治疗期间的生活成本。
公益这条路张明琪一走就是二十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他在病退后就全身心投入公益活动中。谈起公益这件事,他说道;“公益是快乐的。”目前张明琪及他的伙伴正在做的事是为困难群体提供异地救治中的生活服务。后期将重点做经典阅读行动和健康梦想行动,智富西部青海动和生物多样性与原生态居民保护行动。 (第一家入住的玉树瓷娃娃画的全家福)
44岁的张明琪是个月光族,在全身心做公益的日子里,几乎是只出不进。每个月靠自己的病退后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常常自己掏腰包做公益活动,还有每个月的房贷与借款。我在想,一个人的内心得有多宽广才能承受得了这么重担子,而且在他眼里还能找到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正在分拣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
对于做公益这件事其实不是一味的找寻他人的帮助,如果能从根源解决,重点应该是教他们去“防”而不是“治”。教给他们更多的生活常识预防疾病、帮助他们售卖农蓄产品提高收入、捐赠经典读物,帮孩子们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都是关爱他的方式。
(正在接受治疗的脑瘫宝宝)
临走张明琪说了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事的时刻得到国家的帮助,可是国家要管的事太多了,有时候国家做了大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遗漏补缺。做为公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责任与义务。”
(临走前趴在窗户上望着我们)
目前让张明琪头疼的是房租以及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得到的资助还远远不够各方面的开销。如果您有资助意向以及资源请拨打张老师电话(13897427727)了解具体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