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金海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立了新坐标、明确了新任务。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横下一条心,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积极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路子,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政策集成与基层自主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与外部支持相结合,推进扶贫开发精准实施、精细管理、精确到位,确保青海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不掉队。
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打好“组合拳”,最关键的是“四个强化”。强化精神扶贫。把精神扶贫作为先导性工作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开展群众思想教育工作,动员说服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强化设施扶贫。实行差别化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织牢网、兜住底、促公正。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救助力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坚决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强化产业扶贫。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选准产业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优势,实现扶贫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走“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的发展路子,努力增强“造血”功能。强化安居扶贫。在大力改善贫困群众就地住房条件的同时,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和标志性工程,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群众,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等多种模式,实现“挪穷窝、拔穷根、奔小康”目标。
要统筹谋划,合力攻坚。要强化责任。坚持省负总责、市(州)县抓落实的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完善脱贫攻坚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贫困县各级干部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上。要完善政策。省上先后出台了“1+8+10”组合拳政策,但是在实践中还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调整完善政策,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力有序推进。要动态管理。完善减贫摘帽工作机制,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资金安全,使扶贫帮困真正扶到根上、扶到点上。要注重统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脱贫项目的信贷投放。开展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构建“多个渠道放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管理新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