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谁都有几个偶像,俗称爱豆。
我有个朋友是个年近三十的程序猿,喜欢SNH48,每次一有公演,都要第一时间打飞的从外地去看她们。甜美可人的少女在舞台上轻吟低唱,他就一脸痴汉样地在台下欢呼鼓掌,自顾自地发明了很多可爱的称呼,还要制订什么「应援规则」。
我经常调侃他,他却说,与其说喜欢她们,不如说我是喜欢在那个状态下的自己,谁会不喜欢青春洋溢、每天都焕发着生机的日子呢?
其实偶像就像是镜子里面的自己,折射出自己的好恶和对生活的认知。
有朋友喜欢国产小鲜肉,觉得一颦一笑之间描摹出来的少年气都太令人可贵;有人喜欢吴彦祖金城武那一款,觉得一张冷峻又棱角分明着的脸,真是惊艳了时光,散发着讨人喜欢的神秘男人味;有人喜欢李健黄磊那种文艺知性男,像暖融融的日光透过百叶窗,撒进生活里。
(但不知为什么,一想到帅哥,就本能想到360度无死角的吴彦祖。)
我的一个朋友在追不知名的民谣歌手,几乎一场不落下地去看巡演。那个民谣歌手不算高产,所以她每一次都听一模一样的歌。
但她每次听完都要热泪盈眶。
曾经她在准备考研,高强度的学习让她萎靡不振,精神几乎要崩溃。通宵夜读的时候,是他的歌陪伴自己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所以去听巡演就好像一种回馈——回馈他曾经给过自己的力量,即便他对此根本一无所知。
那个民谣歌手曾经录制过一台电台节目,在电台中讲述了自己从一张白纸如何走上民谣这条路、如何坚持着「且歌且行」的民谣梦想。
梦想这种听上去特别虚空的词,只因为他是偶像,所以就变得如此真实可以触及。
粉丝与爱豆的关系正是如此,两个原本明明没有什么联系的人,但是,因为某一首歌、某一支影片,好像某种割不断的情愫。
「他那么那么好,那我也要让自己好起来,才能让他看到。」
前几天,乔任梁的一个粉丝发了这样一段话:那时候认真在小店里挑贴纸的爱意,飘忽忽的再也不回来了。我再想找这些愚蠢又干净的回忆,都没法儿找到寄托的人了。这感觉就像,那些年的信妥帖地寄出去了,没想到要回信,只满足于寄到了就好,结果发现查无此人了。
偶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他就是那个承载着你某个时期的心事,让你带着满腔爱意的人啊。是那个即便到了七老八十,在你的心里还是少年样貌的人。
从前我觉得,追星不过是一种消遣和空虚,但有一次我在前排听演唱会,台上是李志、老狼、赵雷……身边都是狂热忠实的粉丝。我后面站了一个扎马尾的女孩,她也是一个人来的,白白净净,说话轻声细语,看上去特别害羞的样子。
直到赵雷开始唱歌,她就像突然被点燃了一般满脸通红。那一刻她的眼睛特别亮、特别通透。
整个人被注入鸡血一样。
在后来,全场那么多人一起合唱《南方姑娘》,无数人汇聚而成的声音,成为炸裂长空的光。
后来,我也跟很多资深粉丝聊过天,突然发现有个偶像是件很棒的事。
你能跟他一起成长,看着他在练习室里汗如雨下,也会忍不住握紧手中的笔,想要把手中没写完的论文都通通搞定。
你能从中找到归属感。隔着一方银幕,一个灵魂得到了另一个灵魂的应和,你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模样,也看到了自己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
他能让你也成为和他一样美好的人。每次自己颓废丧气的时候,它就像遥远星球上的一道光,激励着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很多人跟我一样,闲来无事就去 instagram 上刷刷偶像们的动态,看他们又打了鸡血一样完成了工作,去了哪家健身房,读了什么书,去了哪里旅行,在心里一点点向他们靠近。
这也是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吧,有人从明星的动态里发现了更好的运动技巧,有人通过偶像的动态掌握了更好的搭配技巧,有人找到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个朋友特别迷吴彦祖,迷到什么程度呢?家里全是他的巨幅海报,每天睁开眼睛要站在海报前花痴一番。最近她跟我说,因为吴彦祖的影响,她已经开始每天积极健身,并且在饮食习惯上也有了调整,会开始吃一些蔬菜和营养补充剂了,还跟我炫耀最近气色好到不得了。
要知道,我这个朋友平时特别宅,每天下了班就在床上躺着,谁都叫不动,而且是无肉不欢款,从来没见她主动吃过蔬菜。我很好奇,这个改变跟吴彦祖有什么关系呢?没想到她特别认真,眼睛发亮得跟我说,是因为在吴彦祖ins上刷到这么一条。
▼
这是吴彦祖推荐的一款营养品,叫Garden of Life,全食物提取,这个品牌倡导“入口皆自然”,要用最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她觉得吴彦祖已经那么完美了,还在身材和饮食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怎么可以落下呢!她也想在偶像的影响下,成为最好的人啊。
从羡慕吴彦祖的身材,慢慢地转移到贴近他的生活方式,我想这就是偶像的意义吧。因为爱一个人,所以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这才是完美的热爱模式。
这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吴彦祖,可是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现在的自己更好的那个自己。偶像的意义永远是带你去领略一个个更美好更不一样的新世界。现在就跟着偶像,走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