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降临,白天川流不息的马路稍显安静,可城市建设的脚步在夜里却没有停下,反而越走越快。我市一些工地灯火通明,渣土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这繁忙的背后,渣土车有没有超高?建筑工地5个100%落实到位了吗?12日20时至23时,记者跟随市大气办检查城东、生物园区、海湖新区、城北等地部分工地,情况喜忧参半。
当日21时30分,记者跟随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前往宁互公路,看到从西宁市污泥集中处理中心旁驶出了一辆渣土车,车后“狼烟四起”。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渣土车驶出的地方是一处新增的弃土场。由于这里的道路没有硬化,路面也没有清扫洒水降尘,便道上已经积了足有2寸厚的黄土。黄土随着过往渣土车的狂奔在空中飘荡,路面上也带出了不少尘土,记者注意到,就连路边的绿草都成了“黄”色。
22时05分,夜色已深,很多人开始准备入睡,可是对天峻桥北侧北杏园村安置小区的部分居民来说,安稳入睡恐怕不是一件易事。记者看到几辆渣土车正在忙碌地出出进进,由于出门前没有对车身进行清洗,尘土随着车辆的颠簸撒了一路。走进工地,一辆挖掘机轰鸣着,正在卖力进行路面开挖,而它的作业范围就紧邻着居民楼。根据相关规定,没有夜间许可证,工地在22时至次日6时不得施工扰民,可时间一点点推迟,这里丝毫没有停工的意思。一名工作人员甚至告诉记者:“我们是在建小区,正在进行路面平整,这些居民都是提前住进来的。”
就在当晚检查快结束时,市大气办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海湖大道上渣土车来往格外频繁,跟随渣土车记者走进了一处较为隐蔽的施工地点。眼前的场景让市大气办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大吃一惊,围挡板背后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几台挖掘机正在进行大面积土方开挖,现场没有任何防尘抑尘措施,路面的浮土让人一脚踩下看不见鞋面,随着渣土车来回碾轧,空气中到处都是呛人的土腥味。而这个工地距离我市空气质量国控监测点位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米。市大气办工作人员惊讶地说:“我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如此触目惊心的工地近1年多没有见过了。这里会直接影响我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如果遇到大风天,PM10监测指标肯定爆表。我们将向所辖部门下达通知,要求该工地停工整改。如停工整改不到位将依法进行处罚。”
此次夜晚的突击检查,记者看到我市不少工地基本能将5个100%的防尘举措落实到位,马路上渣土车超速、抛撒现象也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工地存在“人为造尘”的问题。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如发现环境违法事件,可通过12369和环保110进行举报。
来源:西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