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海东构建城乡医疗联合体
去年以来,海东市紧紧围绕分级诊疗工作,积极开展城乡医疗联合体项目建设,全面在大医院与乡镇、社区医院之间搭建“绿色通道”,有效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机构下沉,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5年,海东市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在民和、互助等县进行试点,市、县(区)均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因地制宜,分类开展,统筹推进,促进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民和县人民医院与峡门中心卫生院连通了DR-PACS影像系统,方便了群众在基层就医。同时,积极落实医联体内患者转诊,医联体建立以来,下转患者80人,转入671人,安排专家门诊26次,诊疗448人次,住院病人查房35人次,疑难病例讨论14次。另外,民和县中医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开通化验检查直通车,优先安排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标本的送检化验,优先安排转诊患者接受CT、MRI等检查,协助医联体成员单位完成419例实验室检查、29例影像学检查。
互助县人民医院与南门峡、台子、边滩、林川4所乡镇卫生院建成医疗联合体,积极实行行政、业务、人事、财务和设备的“五统一”管理,制定医联体管理章程,签订医联体管理协议,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医院参与卫生院日常管理及医疗文书、医护质量、院感防控等工作考核,促进卫生院管理水平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并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上转病人在第一时间进行检查和治疗,确保治疗的延续性和安全性。(来源:海东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