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海东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以来,我市工业发挥自身优势,坚持高新轻优产业发展方向,围绕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创新驱动、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取得实效。
“十二五”期间,海东针对铁合金、碳化硅、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实际,着力实施源头控制和存量调整,累计淘汰铁合金、碳化硅、水泥及钢铁等落后产能109.53万吨,平板玻璃110万重量箱,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空间。2013年以来,关闭小企业92户。在全省率先推进铁合金行业整合,组建九通、博强、甲鼎3家铁合金集团公司,整合企业21家,形成产能95万吨,改善铁合金企业分散经营局面。
为全力打造优势产业,海东精心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产业,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D打印环保材料、“四能”光伏、中柴生物胶囊和构杞深加工等项目正在建设,康泰680万吨多功能压机组成功试车,互助青稞酒一期1.5万吨原酒等项目投产。引进房车制造与房车旅游全产业链、海吉星农产品交易中心、比亚迪20GW车用电池、上海华王集团新型包装材料、海拉特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等项目,其中已开工23项,总投资达156亿元;拟开工项目16项,总投资298.2亿元。
加快节能技术改造,3家铁合金集团公司实施余热发电项目15项,已发电8项。九通集团烁华分公司每天余热发电15万度,每吨产品发电700度,每吨降低成本280 元,在产品价格低迷情况下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发挥了很大作用。耀华特种玻璃公司2台1MW余热锅炉采暖项目建成投运。康泰铸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套集模锻功能为一体的6.8万吨多功能锻压机机组。
同时,科技园、信息产业园、光伏产业园、轻工食品园等一批潜质良好的“园中园”初具形态,海东科技园及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孵化、创业、产业化基地已全面投入使用,入驻企业100余家,孵化器入驻企业65家,“众创空间”入驻企业13家。涉及新能源、信息产业、商贸物流等行业的11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科技园,近1500名创业者汇聚园区,标志着工业园区进入了集聚产业、培育功能的新阶段。(来源:海东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