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四轮驱动”再现祁连扶贫强大动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6 07: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6日,祁连山脚下,古丝绸之道峨堡镇依旧白雪皑皑。记者走进祁连县峨堡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点采访。

        据祁连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秦海生介绍,该县通过农牧区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确定全县贫困人口4530人,确定贫困村18个,贫困户1286户,贫困人口3871人。非贫困村27个,贫困人口659人,贫困户216户。“十二五”末,共扶持贫困户537户1612人。该县坚持扶贫开发与保障式扶贫双轮驱动,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轮驱动,创新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为动力,分别在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农事队及后续产业、连片开发、贫困户安置、支持藏区发展、贫困劳动力转移、扶贫贷款贴息等方面累计完成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总计投入资金1.0916亿元,扶持贫困农牧民3481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937人,为进一步加快扶贫开发精准扶贫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

        从之前简易的土坯房到如今崭新的封闭式新房,加上水、电、路、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以易地搬迁工程为平台,村里人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通过援建项目、生活资助、物资捐助等有效形式,这个县的贫困村不同程度存在的生活难、用电难、行路难、就医难、文化活动难、农牧民增收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该县据扶贫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西头的央隆乡到古丝绸之道的峨堡镇,县扶贫开发局攻坚克难,各族群众在整村推进项目的带动下,加大资金捆绑力度,吸引行业资金和农牧民自筹资金,有效提升了整村推进的整体水平,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全县扶贫开发向前挺进的步伐。

        “十二五”末,祁连县对居住在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的偏远山区贫困户实施了扶贫易地搬迁项目,以搬得出、稳得住为出发点,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大力发展后续产业,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稳定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以发展商业、云杉苗木种植、经营特色农家乐等特色产业,从而使贫困户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以发展生猪特色养殖、藏系羊养殖,从而使贫困户增加收入。以汽车驾驶、民族歌舞、餐饮服务等为重点,实现了培训1人、转移1人、脱贫1户的目标。

        沿村道行走,家家户户青墙红瓦,清一色朱红色铁大门,村中央崭新宽敞的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让人眼前一亮,亭台前、健身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休闲、娱乐……

        “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从离县城十几公里远,道路不便的脑山搬到离县城不远的公路旁,高速公路明年就从家门前经过,这是党的政策好……”七旬老人瓦日嘎高兴地告诉记者。

        “十二五”以来,面对全县贫困面广人多、脱贫难度大、收入差距大、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等新问题、新形势,扶贫开发工作大步向前挺进。短短几年,财力、物力并不强大的祁连县,投入扶贫资金达22亿多元,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安全等问题,这是全县上下对“贫困”这个民生问题攻坚克难的最直观表现,更是全县农牧区贫困人口走向共同富裕的有力见证。


        这也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源自上级政府狠抓扶贫开发这个民生之重,坚持精准扶贫和区域扶贫攻坚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使得全县扶贫工作形成了“帮扶一方,造福一方”的喜人局面,农牧民脱贫之路正越来越宽广。

        比如依托祁连山旅游区大力发展的特色农家牧家旅游产业。比如,野牛沟乡,央隆乡曲库村、夏尔沟村、阿尔沟村,阿柔乡青阳沟、草达坂、日旭农事队、峨堡镇峨堡事队4个贫困农事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比如藏系羊的特色养殖,沿黑河大峡谷依托优越自然地理条件,重点扶持的苗木,特色养殖产业,人均收入实现增收均在4000元以上。

        从搭建“跨越平台”,到促进“产村相融”,再到实现“造血共赢”,提高“增收技能”,在不断实践中,祁连县的扶贫开发路径不断清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致富能力也不断提高。(来源:祁连山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