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西宁将建400公里绿道让市民健步走

沿湟水河滨水线一段的城市绿道示范工程刚一完工,这里霎时就成了西宁市民最喜欢走的道路。特别是清晨和傍晚在这里快走、跑步的人更是一眼望不到头。走在红色的富有弹性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铺就的绿道上,呼吸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湿润空气,顿时让人们心旷神怡。西宁市“畅通西宁”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城市绿道网络系统建设方案,已于12月11日通过了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我市将利用三年时间投资约12亿元,建成城市绿道400公里,打造一项可供广大市民绿色便捷出行、休闲旅游、运动健身的民生工程。
四种思路建400公里
城市绿道工程将紧紧围绕推进“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发展目标,结合西宁市绿道建设实际情况,按照“区域留绿道、城郊串绿道、老城连绿道、新区建绿道”的思路,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连通便捷、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绿道网络体系。总体利用三年时间的攻坚行动,全面完成西宁城市绿道网络系统400公里建设,达到扩容城市路网,畅通微循环,补充慢行系统设施,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的目标。
遇树绕路、遇水搭桥
绿道规划建设将尊重自然人文环境,因形就势、遇树绕路、遇水搭桥,与西宁的河道、山野田林、公园湿地、广场园林融为一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统筹协调。
三种绿道形成网络
【城市绿道】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公园道路系统、滨水绿地,将城市公园、公共交通枢纽、居住区、商业区等,通过绿廊串接起来,拓展道路两侧的绿廊宽度,形成方便市民单车骑行、步行等非机动交通的绿色慢行通道,逐步形成绿道网络。
【城郊生态防护绿道】充分利用城市外围的郊野公园、风景区、风景林地、农业生态绿地、特色休闲旅游绿地、防护绿地,结合绿色长廊工程等,将城郊各类绿地进行串接,形成绿色廊道。
【市域绿道】按照西宁市绿道生态网络系统规划,在市域绿道建设系统的基础上,延伸至三县,并与主要旅游景点串联起来。
分三阶段三年建成
根据“一年形成主骨架,三年全部建成”的总体思路,计划将西宁市绿道生态网络系统400公里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2015年以建设条件较好的城区段,湟水河滨水线、南川河滨水线、北山郊野线为骨架构建全长约150公里的绿道网系统,以便初步形成西宁绿道格局。
●2016年构建城市自行车通勤系统,实现绿道网与公共交通网的有机衔接,完善换乘系统,形成便捷通达的绿道网体系,覆盖主城区,全长约100公里。
●2017年利用城乡公路、河道及高速公路两侧防护绿廊实现中心城区绿道系统与城市外围郊野公园及三县著名旅游景点的连接,全长150公里。
400公里绿道都过哪
【城东区】
●湟水河滨水绿道北线(大寺沟—共和桥、民和桥—贵南桥)段7.1公里;
●湟水河滨水绿道南线(五一路桥—共和桥、站东桥—民和路桥)段2.7公里主线及5.6公里支线;
●五一路涵洞、湟中桥西侧人行桥、民和路西侧人行桥、东民和桥西侧人行桥和东民和桥东侧人行桥。
【城中区】
●湟水河滨水绿道南线(长江路桥—五一桥)段1.8公里;
●南川河滨水绿道东线(五四桥—六一桥)段1.7公里主线及长青园1公里支线;
●建设秀水桥人行桥。
【城北区】
●湟水河滨水绿道北线(海湖桥—大寺沟)段5.4公里主线及朝阳绿岛3.2公里支线;
●北川河口S桥、朝阳西路、朝阳东路下穿涵洞。
【城西区】
●湟水河滨水绿道南线(海湖管委会东——长江路桥)段9.3公里;
●南川河滨水绿道(秀水路桥——六一桥)段2.9公里主线及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等8公里支线;
●火烧沟连接桥及秀水桥、兴海桥、七一桥下穿涵洞。
【海湖新区】
●湟水河滨水绿道北线(湟水路桥—海湖路桥)段6.7公里;
●湟水河滨水绿道南线(湟水路桥—海湖管委会东)段4.8公里主线及湿地公园等8公里支线建设;
●海湖新区1号、2号、3号人行桥及海湖桥北岸桥下明渠改造。
【其他】
●南川河滨水绿道(六一桥—园丁桥)段11公里主线及滨水2公里支线;沈家寨老桥和西宁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木桥改造。
●北山美丽园郊野绿道(安康桥—北禅寺涵洞)段11公里主线及1公里支线;新宁桥东侧人行桥和湟水河分洪漕改造。
●北山美丽园郊野绿道(北禅寺涵洞—付家寨绿地)段21公里主线及20公里支线;大寺沟人行桥、跨团结桥路人行桥、跨沙塘川人行桥和下穿青藏铁路涵洞、宁大铁路涵洞。
●湟水河滨水绿道北线(贵南桥—小峡口)段2.7公里,湟水河滨水绿道南线(贵南桥西—小峡口)段2.9公里,南川河(园丁桥—老幼堡桥)20公里主线及0.3公里支线建设;跨湟水河宁湖人行桥建设。
●湟水河滨水绿道北线(共和桥—民和桥)段4.8公里,黄水河滨水绿道南线(共和桥—站东桥)段1.1公里主线及1.8公里支线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