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十三五”海东将建600个美丽乡村
时报讯(记者 李隽)11月18日,海东市召开全市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暨城市融资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对“十三五”城乡统筹规划进行了专项研究,并对今后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发展建设融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政府副市长王发昌主持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村庄1587个,自2011年至2015年,共实施各类新农村建设374个,剩余1213个村庄未实施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我市制定了《海东市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按照规划,今后五年我市将建设600个高原美丽乡村。除2016年已下达建设指标118个,其余482个村,计划分四年实施。
建设重点主要是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发展县城周边、交通沿线及乡镇较集中区域;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有乡村旅游资源的村庄集镇以及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大贫困村庄的建设,推进贫困村庄脱贫致富进程。
会上,海东市城建局、市发改委和农业发展银行的负责人围绕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发展建设融资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王发昌要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以各县(区)为主体与全省的五年计划、国家的金融政策相结合,从空间布局、实施范围等方面,做好高原美丽乡村和高原美丽城镇建设计划。2016年全市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结合旅游开发、结合精准扶贫,把建设的村落布局好;结合政策支持,严格按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把美丽乡村建设好。市县区成立城乡建设融资协调机构,建立工作机制,抓紧时间进行政策宣讲和人员培训,尽快梳理2016年建设项目,制定城乡建设融资五年计划。金融办和农发行要加强各县区的融资工作的指导。市县联动,对2016年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新标准、严要求。到2020年,实现普遍改善农牧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方便等基本生活条件,村庄人居环境普遍实现整洁、便捷、舒适,努力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高原美丽乡村。(来源:海东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