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宁么么 于 2015-10-27 10:02 编辑
然距离“双十一”还有两个多星期,但是有关“双十一”的信息早已铺天盖地。为从中分得一杯羹,省城的电商们也早早开始备战“双十一”。
电商开启“预售”模式
经历了去年同期的销售佳绩,省城专门做青海食品零售的小官对于今年“双十一”显得十分乐观。这不,小官吸取其他电商的经验,早早便在自己的**上开启了“预售”模式。“本来只是想试试,没想到已经接了数百份订单。”
小官说,自己开网店时间并不长,去年是他作为卖家第一次参与“双十一”活动。虽然当天的销售量让他感到欣喜,但是他也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由于当天上网购物的人太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网出现卡顿甚至掉线的情况,很多订单都没来得及处理。”此外,由于网店只有他一个人处理订单,过多的信息量让他手忙脚乱。为避免去年的情况再次发生,小官决定今年提前开启“预售”模式。“这样一来我不会手忙脚乱,销售量没准还会翻一番呢。”
储备货物迎战“双十一”
当然,“预售”模式是一种销售手段,真正的会战还在“双十一”当天。为了迎接“双十一”的到来,买家积蓄钱财,卖家则需要储备货物。
为了保证“双十一”充足的货物,做青海特色产品销售的武奉孝和他的小伙伴们早早着手进货了。武奉孝说,由于前年和去年没有做销售预估,因此他的店里都出现了货物紧缺的情况。“这边货物已经没有了,那边订单还在刷新,不得已,只好将一个个订单又退了回去。”虽然他也做了一些补救工作,但毕竟过了那个时间点,一些人的购物热情就会减退,补救回来的订单有一部分遭到买家的退单。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武奉孝的小货房里已经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特产货物。如牛肉干、藏饰品等,货品几乎堆到了天花板。
此外,为了应对当天大批量的订单,武奉孝也提前作足了准备。武奉孝说,店里加上他有五个人,但是去年在面对“双十一”的大批量订单时,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所以今年他早早就从高校联系了几个大学生,让他们在“双十一”当天过来帮工。
赚钱不易 低价并非长效兴奋剂
最近几年,“双十一”成了名副其实的购物狂欢节。每到这天,买的人和卖的人都忙得不亦乐乎。折扣似乎是“双十一”的长效兴奋剂,但是,低价真的是吸引消费者的长线?似乎并不是这样。
市民王女士说,虽然电商们的诚信经营观念这几年有所增强,但**购物毕竟看不到实物,贪小便宜买到残次品的大有人在。
此外,最近几年,价格战愈演愈烈,除了电商,实体店也开始利用“双十一”大打价格战,消费者的选择增多,让电商们的生意似乎越来越难做。
随着电商不断发展,网店之间的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并非所有电商都能靠着“双十一”赚得钵满盆盈。业内人士梁先生说,现在竞争激烈,商家之间都大打价格战,靠“双十一”赚钱也越来越难。“一些老店还可以依靠积累下来的人脉实现盈利,新店很容易在这种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因此,梁先生建议一些刚刚入行的人,不要急于求成,借“双十一”打打宣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