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十一五”期间,大通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目标,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巩固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果,努力提高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质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累计投入计划生育事业经费达到4559.59万元,人均经费达30.20元,为全县85.46余万人(次)提供了“三查”服务,为4.52万名育龄妇女提供术后访视服务,为1.39万名育龄妇女提供了孕前孕后斯利安、福施福和叶酸的发放和服用服务。并投资693万元,为全县20个乡镇配备计生服务设备和计生服务专用车,改善乡镇计生站的办公环境和服务设施,为更好服务农村育龄妇女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利益导向政策全面落实,为4009人(次)兑现奖励扶助金334.02万元,为1309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兑现奖励金392.7万元,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免除公证费1.17万元,为7万余人(次)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交纳参合金109万元,为294名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发放抚慰金75.16万元,为1802户计生贫困户发放“三结合”帮扶金327.05万元。
加强人口管理信息化工作,应用了《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软件》和《全员人口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全员信息登记、录入和管理工作。将全县流动人口、奖励扶助对象和计生干部档案资料等全部通过PADIS信息平台规范管理,全面提升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计生宣传服务工作扎实有效,文艺栏目《健康男女》和《四季谈人口》在大通电视台播出502期,文艺节目《晚年的法图码》、《签合同》深入全县乡镇、社区、村巡回演300余场(次),举办婚育培训班966期,4.02万名城乡已婚未育和未婚青年参加了培训学习,创建生育文化大院9个、生育文化街15条、生育文化墙4面、生育文化示范户41户。(作者:马海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