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女人的生育能力有限,千万别透支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8 16: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么么 于 2015-3-18 16:20 编辑

    许多时候,看到身边一些聪明又可爱的女子,享受着爱情,追逐着成功,因为怀孕计划还比较遥远,她们并没有对此投入太多关注,她们会在极度疲倦时点起一支香烟,一闪念:“怀孕前,提前半年戒掉它!

  ”殊不知,她们已在浑然不觉地透支着女人最重要的一项天赋——生育能力。女性不孕症的发病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些是后天疾病引发,有些是先天发育不足,也有些是不良习惯所为。对于前两种情况,人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对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不孕,许多女性朋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在此罗列几种透支女性生育能力的不良习惯。

  1):经期不避讳性 爱

  从女性生理健康的角度而言,不提倡经期性 爱。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两种危险——盆腔感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两者都是摧残生育能力的杀手。

  平时,宫颈是闭合的,防止细菌进入盆腔,但经期宫颈松驰,保护能力下降,如果这时有性生活,就很容易使细菌和血液进入盆腔,从而引发感染。更严重的是,如果逆流的经血在盆腔里残存下来,就会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2):压力过大

  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长期处于极大的压力下,会使卵巢不再分泌女性荷尔蒙及不排卵,月经也就开始紊乱甚至变成无月经,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就不太容易怀孕了。

  

  3):过度减肥和低脂饮食

  许多女性为追求纤瘦的身材想尽办法,但研究显示:过度减肥可导致不育。专家解释,女性的身体脂肪会把男性荷尔蒙转化为女性荷尔蒙,同时提供生产所需的能量,所以脂肪对女性生育能力很重要。体重过轻的女性不育的机会最大,因为虽然这些女性的月经似乎很正常,但其实她们已失去怀孕能力。过瘦女性起初会停止排卵但继续来月经,再瘦下去就会完全停经。

  

  4):多次人流

  流产的次数与发生不孕的几率成正比。一些年轻女性不注意避孕,以为年轻身体好,就用人流来作为补救措施。殊不知隐患就此潜伏下来——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盆腔炎,从而殃及输卵管发炎后堵塞,发生不孕。而且,反复人工流产还会使子宫内膜变得很薄,日后一旦怀孕,胚胎就像沙地里的小苗,为了争取养分,只好拼命往深里扎根,分娩时胎盘不能自动娩出,更严重的就成了“胎盘植入”,和子宫长成了一体,医生只得将子宫切除。

  

  5):长期吸烟

  一些年轻女性把吸烟当作时尚的行为方式,却不知外表的潇洒带给她们的却是无法追悔的痛苦。烟中所含的烟碱和尼古丁会造成全身血管病变,子宫血管因此受累。怀孕早期容易发生流产,到中期发生怀孕期间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妊高症。长期吸烟还会伤害身体的整个激素系统,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不孕症。

   mp6682834_1426661649533_6.jpg

  6):性挥霍及享乐主义

  一些年轻女性因交友不慎或有多个性伴侣,往往会感染性疾病。而女性感染性病的概率远远大于男性。如果女性不幸感染了性病,因为处在潜伏期,一时还看不出影响,但不知不觉地引发了盆腔炎,造成不孕症。

  

  7):将生育年龄推到“黄金年段”之后

  年龄的增长对女性生育能力影响非常大,从女性的生理规律来说,生育能力最强在25岁,30岁以后缓慢下降,35岁以后迅速下降,44岁以后有87%的女人失去了受孕能力。

  另外,女性与男性不同的是,男性的精子每30天就更新一次,而女性的卵子是从一出生就相伴的,生活方式、环境、年龄都会影响到卵子的质量,年龄越大,意味着卵子质量受到外界空气污染、电磁辐射、各种化学污染的机会就更大。女性最理想的生育年龄是26岁~30岁,即使因种种原因必须推后,也要尽量优化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环境。

  

  8):感染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

  滴虫感染时,阴道的PH值一般为5.0~6.0,而正常阴道的PH值应为4.2~5.0。阴道内环境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影响。另外,滴虫能够吞噬精子,且患滴虫性阴道炎时,阴道内脓性分泌物大量增多,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这些都会妨碍精子的成活,使精子数量减少,活动度又不好,就很有可能引起不孕。但这并不是不可逆的,大多数人在滴虫病治愈后,生育能力也可以得到恢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