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睡眠时间需求 在正式开始安睡计划之前,你有非常必要了解以下有关0~3岁宝宝睡眠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判断出究竟是宝宝的睡眠出了问题,还是你的要求太高? 新生儿期 | 新生儿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概念,他们通常会一口气睡上2~4小时,然后在饥肠辘辘时醒来。大约从6周开始,宝宝的夜间睡眠时间开始逐渐延长。 |
3月龄左右 | 白天的睡眠开始变得规律,常有3次小睡,每天睡眠时间约15小时,其中夜间睡眠时间约9小时。 |
6月龄左右 | 每天睡眠时间约14~15小时,白天常有2次小睡,每次约2小时。 |
9月龄前后 | 每天睡眠时间约14小时,白天2次小睡的时间略有减少 |
1~2岁 | 每天睡眠时间约13~14小时,大部分1岁多的宝宝不再有白天清晨的小睡,夜间睡眠时间约11小时。 |
2~3岁 | 每天睡眠时间约12~13小时,白天午后通常还有1次小睡。 |
3~4岁 | 每天睡眠时间约11~12小时,午后小睡越来越少直至不再需要。
|
宝宝怎么睡才充足?
从日常行为可看出睡眠是否足够 睡眠时间长并不等于睡眠足够,但睡眠时数是一个观察入门指标。如果孩子的睡眠时间,比平均数值少了一、两个小时以上,就应该找出原因去改善它。
那么,爸妈该怎么样判断呢? 除了了解不同年龄的睡眠时数之外(上帖),更要观察孩子的睡眠型态,以及情绪反应和学习状况,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就容易闹情绪、发脾气、唱反调,没办法和别人合作,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会因为难以专心而变差。所以,只要孩子是开心或安定地醒来,不显得疲倦、烦躁,言行举动和平常一样稳定,就表示他的睡眠是足够的。
小宝宝睡觉不踏实的真相 一、宝宝为何频繁夜醒? 原因一:因饥饿夜醒 因饥饿夜醒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也是大部分宝宝夜醒的主要原因。通常,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睡眠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因为母乳较奶粉更容易被消化,但总体来说,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宝宝睡眠模式大同小异。因为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新生儿期间,低体重和早产宝宝因饥饿醒的频率会比一般宝宝多;6月龄左右的宝宝大约每晚会因饥饿夜醒2~3次,9月龄左右的宝宝大约每晚还会因饥饿夜醒1~2次,甚至到18月龄,他还需要在夜间睡眠前吃一些东西。因饥饿夜醒的宝宝,只要吃饱了就会重新睡去。与此类似,尿布湿了、太热了或太冷了......只要去除让宝宝生理上不舒服的因素,宝宝就会满意地睡去。
原因二:他确实需要安慰 宝宝睡眠周期短,浅睡眠比深睡眠时间要多,而且当他从深睡眠转换到浅睡眠时,还没“学会”如何让自己重新入睡,所以确实需要妈妈的安抚,这就意味着大人的睡眠也不得不时常中断,这也是正常的。不过,幸运的是,大部分宝宝到学龄前期基本能学会让自己重新入睡。
二、宝宝为何入睡困难 原因一:过度疲倦也会造成入睡困难 因过度疲倦反而入睡困难,这点并不难理解。尽量维持宝宝正常的作息时间,新手妈妈可能会因为没有察觉到宝宝犯困,而错过了宝宝的入睡时间,宝宝犯困的信号有:揉眼睛、拉耳朵、打哈欠、出现淡淡的黑眼圈,对任何事物都没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焦躁不安。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过度疲倦的儿童之所以表现得兴奋、易怒、急躁、难以入睡,是因为体内的化学物质在对抗疲劳。缺乏睡眠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高度清醒,积累的疲倦会使孩子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无法放松。 不一定玩了什么,醒久了就会疲劳,对于婴儿来说越缺觉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实。可能看起来很精神很兴奋,但是要记住很可能是假象。兴奋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不要认为是不想睡。家长一定要及时哄睡。
原因二:浅睡眠决定了宝宝一放下就醒 很多小宝宝的父母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因为当你放下宝宝时,他还处在浅睡眠阶段。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你通常需要等到宝宝进入深睡眠后,也就是要等到宝宝的四肢软下来,才容易把他放下。或者你在一开始就要做到,在宝宝即将睡着但还没完全睡着时把他放到床上去,让他学会在床上入睡,这样你就可以避免当他长成大宝宝了还要继续抱着哄睡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