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八旬老人1.85元淘来古代宝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2 08: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es07_attpic_brief.jpg
res10_attpic_brief.jpg

“你看看,这个石斧是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伐木工具,是从小桥沈那遗址挖掘出来的,错不了。”8月19日下午,81岁的崔艺民老人拿着一块手掌般大小的石斧笑呵呵地走进了本报《社区周报》晒宝栏目编辑部,老人说,这个本地出土的宝贝,充分展示了河湟地区古代先民的聪明与智慧。
崔老先生说,这个石斧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小桥村一李姓村民盖新房挖地基时挖出来的,当时挖出来的还有一些陶片,村民不懂是什么东西,也没拿石斧当回事,认为不吉利,就把这个石斧随意放在院子里,孩子们拉着满院子跑。1978年,他到李姓村民家串门时正好看到,认为有收藏价值,便花1.85元买了两瓶青稞酒送给了李姓村民,就将这个宝贝带回了家。
“一看这个东西就是先人用过的工具,很古老,形状像斧头,这个石器术语叫石斧,是我们的祖先生活中用的砍砸器。”崔老先生说,这个石斧质地非常坚硬,不像当地一般的石头,初步断定是青石之类的石头所制,是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崔老先生说,他收藏了这个宝贝后,一直存放在自家地下室,清理煤房废品过程中,才想起来。这个宝贝可能是4500年前在沈那遗址生存的先民们伐树用的工具。
记者看到,这个石斧的正面非常光滑,背面没有加工,处于原石形状。石斧上有个孔眼,一头大一头小很不规则,是古代人在加工孔眼的过程中,采用皮条加金沙石磋磨出来的石孔。崔老先生说,这个宝贝虽不值钱,但是文化价值很大,属于河湟文化的实物资料。崔老先生之所以把他展示出来,就是让大家共赏,让更多的人了解河湟地区古代先民是怎样生产的,怎样生活的。崔老先生表示,将来他要把这个宝贝捐给博物馆。
(来源:西宁晚报   记者曙光摄影报道)



发表于 2014-8-22 16: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2 16: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捐了,到时候都不知道去哪里了。还是留着给自己的后代保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