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基因食品到底可不可以吃???
如今“转基因”越来越流行,植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细菌病毒转基因越来越受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这也使得转基因的食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并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像紫色马铃薯、超大草莓、紫甘蓝......这些都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这些转基因的食品是不是能够放心食用,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科学家是怎么说的吧。
1、 传统的育种方法需要至少四年才能改变植物的品种,而且杂交出的品种不容易控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品质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而转基因技术只需要选择一个目的基因,将其转到载体中,培育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新品种。花费时间短,目的性强。
2 、转基因技术可以打破远缘杂交不亲和,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转基因的操作,得到跨物种的转基因生物。比如白菜甘蓝就是这样一种蔬菜。
3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4 、转基因食品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鲜的瓜菜。同时,人们还发现转基因作物结出的果实,无论外形还是味道都别具风味。英国的科学家将一种可以破坏叶绿素变异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绿化功能之外,还使畜牧业受益,因青草的营养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质量提高。
5、 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的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长周期短、产仔多、生蛋多、泌乳量高,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的动物,目前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转基因有以上各种的优势,可是相应的科学家们也是有所顾虑的。
1 、据报道,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些转基因生物产品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致癌或导致某些遗传疾病。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改良品种有毒,但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它确实可能正在进行中,因此目前谁也不能确保这些改良品种没有毒。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其次是过敏反应问题,对于1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2 、有研究者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美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则说,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3、 大量的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很可能会与野生物种杂交,造成基因污染,从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污染对环境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比其他任何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都难以消除,当然对人体也是有所伤害的。例如:抵抗除莠剂的转基因油菜会使野生芥菜受到传染,从而使野生芥菜对除杂草措施不敏感。
看到这些,你的心里是不是也犯起了嘀咕呢。的确转基因商品有利有弊,在没有确切的结论之前,每个专家的言论都有可能是真的,而我们消费者也并不知道到底要相信谁的言论。其实,我们平时尽量吃应季的蔬菜水果,不要刻意的追求新鲜刺激的商品,等到对转基因食品研究有了确实的结果再去享受,也是不错的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