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肖芳)相信有手机的人一定都收到过垃圾短信,卖房、卖药、卖发票、卖皮衣、招生……它让人不胜其烦,而且还屡打不绝。日前,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成功破获我省首例破坏公用电信设施案,该案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一小时可发5万条垃圾短信。 1月14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到报案称:2013年下半年以来,移动、联通基站经常受到干扰,西宁市区陆续出现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恶意冒用任意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垃圾短信。接案后,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及青海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联合成立了专案小组,对这一线索展开调查。当天,刑警支队办案民警先后在街头将正在利用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的10余名嫌疑人一举抓获。经审讯,嫌疑人汪某供认,2012年10月,他成立了“西宁之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谭某任公司总经理,并聘用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业务人员。2013年9月,谭某回湖南老家时,发现有卖伪基站设备的,该设备盈利大、来钱快,于是,谭某在回西宁时,带回了以6万元购买的第一台伪基站,并开始接受“小区短信”业务,发送客户所要求的短信内容。10月,该公司购置了第二台伪基站设备,同时投入到短信发送业务中。
据嫌疑人供认,他们会开着车,载着一种叫伪基站的“神秘小盒”,根据商家的要求群发广告、违法短信,而周边几百米的人群,手机若无防护,则无一幸免。每天每台设备发送短信息约8至10小时,每小时发送量约为4万至5万条,每小时收费500元至800元不等。
办案民警对伪基站做了一实验,伪基站开启后每向一部手机发送一条短信息,就会造成该手机与原所属运营商的基站脱离7-12秒,按照该设备每小时最小发送量4万条,每条短信造成手机脱网最短时间7秒算,该设备每小时在工作时所影响的某一运营商用户总时间约为28万秒,即约78小时。
目前,该公司法人、总经理、技术主管及2名技术人员均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余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