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国静)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如何过好春节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年的品味也在不断上升。如今人们更加的孝老爱亲,和睦家庭,团结邻里,在增进社会和谐的同时,也让这个年变得更加祥和、文明。 新年来临之际,除了给自家忙活准备年货之外,社会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支支慰问团队、爱心志愿者等,据了解,他们积极开展扶危济困、关爱弱者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帮助身边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让他们也能过一个充满爱心温暖的节日。而这些志愿者们认为,这样的年才过得有意义。
文明待客也有了新变化。记者从我市多家电影院、健身房、文化中心等了解到,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步提高,以往的大吃大喝,通宵赌博等现象已不再泛滥,而更多的人选择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继而一些文化中心成为了人们节日休闲的好去处。
记者还发现,除了迎新年的日常活动和待客方式改变之外,人们在对待春节的传统活动上也与时俱进,文明相待。据了解,以前在大年三十、初三等日子里,祭祀的现象随处可见。而近几年,人们不再随意焚烧,在方便别人,美化环境的同时,将祭祀活动做的更加文明。并且,大多数市民也选择了今年过年不放或者少放烟花炮竹。和很多提倡禁止放鞭炮的市民一样,李大爷就认为过年放炮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的危险更是可怕,如果将这些金钱花到其它有意义的活动上,那么这样的春节就更有味儿了。
|
|